猴年马月开始,猴年马月具体时间(猴年马月怎么来的)
- 创业
- 2022-06-17 01:11:04
猴年马月是哪一年哪一个月??
上一次“猴年马月”是2016年6月5日至7月7日,2016年(农历沈冰年)是猴年,从6月5日开始至7月7日(芒种节气至小民夏节气),是猴年的“马月”。而下一个“猴年马月”是2028年(农历戊申年)5月24日(端午节前四天)至6月22日(夏至后一天)的戊午月。同时,2028年农历戊申年有闰五月,所以2028年6月23日(夏至后第二天)至7月21日(酷暑前一天)的闰五月也是“猴年马月”。扩大“猴年马月”信息来源的一种说法是,这个词中的“猴”本应是“驴”,用“驴年马月”来指未知的年月,即事物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实现,生肖中没有驴,所以也叫“猴年马月”;也有专家认为,这个词的词义多来自方言的误传,是“月亮是哪一年”的谐音变体。“猴年马月”指的是猴年的农历五月,十二年才有一次。来源:百度百科-猴年
“猴年马月”最初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们会说猴年马月如何如何?
一般来说,关于猴年的起源有三种理论。1.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猴年、马月”应为“驴年、马月”,指的是未知的年月,无法实现。农历用来标记代表地支的黄道十二宫的年份。里面没有驴年,所以也叫“猴年马月”。2.还有说“猴年马租月”是“猴年腊月闰”的误传,意思是有些事情的前景不明,也意味着未来不注意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3.另外,也有人认为“猴年、马年、月”的来历无法考证,多来自天津“月”的谐音变体。我们说猴年如马月,是因为猴年如马月,意思是事情不能等,事情不能拖太久。信息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几千年前,中国就有了“分支纪年”的方法来统计年、月、日、时。即十二个地支符号(子、丑、阴、卯、辰、巳、午、卫、申、酉、戌、亥)与十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仁、桂)配合使用。“为了向民间普及‘枝枝纪年’的方法,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十二生肖纪年法。”赵之珩说,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中国,十二生肖不仅用来记录年份,还用来记录月和日。“农历正月到腊月对应的生肖有: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赵之珩说,每年都有一个马月,固定在农历五月。“2016年是农历猴年,阳历6月5日至7月3日,为农历五月,即猴年马月。”参考:百度百科-猴年
猴年马月指的是那一年,几月份?求详解。。。
根据干支历法,猴年有12年的周期,马月有12个月的周期。“猴年马月”的周期是12年。例如,2016年孙菊(农历沈冰年)恰好是猴年,6月5日至7月7日(芒种节气至小暑节气)是吴佳月,恰好是猴年的“马月”。下一个“猴年马月”是2028年(农历戊申年)的5月24日(端午节前四天)到6月22日(夏至后一天)。值得一提的是,2028年农历戊申年恰逢闰五月,也就是说,2028年猴年、马年之后,猴年还会有一个闰,从6月23日(夏至后第二天)到7月21日(酷暑前一天)。资料:古代科技虽然落后,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是惊人的。早在四五千年前,黄帝时期就发明了干支纪年法。据《世本》记载,“荣成造历,大北造甲子,二人皆黄帝之官。黄帝在位以来,用甲子记日,甲子每六十天为一周。”可见我们的祖先绝不是在开玩笑,对他们的崇拜就像一条无尽的河流。在先秦时期,出现了与地支相对应的十二生肖,如松鼠、丑牛、虎.在十二生肖中,除了龙之外,其他动物都极为常见,就不讨论龙是否真的存在了。现在我们用公历(公历),但以前的历法是农历(阴历),月份是正月和二月.腊月,而“马”对应的是农历的五月,相当于阳历的六月、七月。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