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墨西哥湾石油泄漏后续(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评价)
- 创业
- 2022-06-10 05:27:18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德国专家分析墨西哥湾漏油原因。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石油地质学家威廉多米尼克(William Dominic)近日指出,美国过早开启深海石油勘探和英国石油公司的繁忙日程是墨西哥湾漏油的主要原因。深海开采早开多米尼克表示,虽然包括BP在内的一些具体操作失误,但首先是美国的石油开采政策有问题。虽然钻探和采矿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相应的防漏等灾害应对技术,特别是处理深海作业事故的技术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深海采矿不应过早开放。虽然几十年来钻采技术不断进步,安全性超过90%,但每一次钻探都有不同的特点。油层越深,地层压力越大,风险越高。英国石油公司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的钻井深度是海平面以下1500米至5500米。对于矿工来说,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种钻探的危险性。迄今为止,各种防漏和救灾技术大多是在陆地和浅水开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伊拉克战争后处理油井燃烧的方法等。但这些技术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深海开采。所以BP这一次的应对方法很短,给了他们很短的时间“补课”。繁忙的日程导致灾难多米尼克说,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的钻井工作于2009年10月正式开始。当钻探到4000米深度时,深海中意想不到的强大压力导致大量钻井液流失,导致成本迅速增加。钻井液是水和粘土颗粒的混合物,能在井内形成向下的压力,防止储层中的油气回流到输油管道。由于墨西哥湾的飓风,钻井工作一度中断,直到2010年1月才重新启动。2月份又遇到4000米问题区域,钻井进度一拖再拖,直到4月中旬才达到目标深度。在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和开采领域,时间就是金钱,每天的钻井作业费用超过一百万美元。为了节约成本,BP费尽心思,为事故埋下祸根。4月16日停钻4天后,施工方对钻井仪器进行了各种安全检测,发现有漏油迹象,但这种情况没有得到及时重视。到20日,钻孔内越来越大的压力已经让施工方精疲力竭,原来的“自动防喷器”也失灵了,最终酿成大祸。几个建议有助于封堵多米尼克说,可以使用德国制造的多相流泵来降低封堵油井的难度。首先在海底溢油点上方放置一个拱形溢油罩,将泄漏的石油和天然气用多相泵一起排出;第二,正在钻探的减压井也配备了多相流泵。这些措施可以快速降低泄油区压力,降低油井封堵难度。此外,与目前单独封堵油井的方法不同,多米尼克建议扩大封堵漏油点周围的面积,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侧漏。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的事故调查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始末
墨西哥湾漏油的原因已经查明。5月8日,美国墨西哥湾海面漂浮着大量泄漏的原油。上月底墨西哥湾的石油泄漏导致该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目前,美国海岸警卫队、政府机构、当地居民和英国石油公司都在尽力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新华社/路透社5月8日,多艘船只在墨西哥湾一个钻井平台附近执行任务。新华社/路透社5月8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一家酒店内,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塞进丝袜的头发。为了减少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路易斯安那州在州内设立了9个地点,接受社会捐赠的毛发和皮毛制品等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扔进海里吸收漏油。新华社/法新英国石油公司内部调查显示,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是由甲烷气泡引发的。此外,防喷器是防止漏油的最后一道防线,以前也发生过故障。作为“深水地平线”的租户,英国石油公司加强了对“深水地平线”爆炸原因的调查。美联社8日报道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教授罗伯特贝亚的几位商界朋友向他求教,并给他一些英国石油公司的调查记录。这些记录包括两份文件和一份录音,几名钻井工人接受了询问。贝亚向美联社记者详细描述了记录的内容。巴亚是美国国家工程院负责输油管道安全的团队成员,上世纪90年代曾担任英国石油公司的风险评估顾问。根据这些记录,贝亚还原了爆炸前后的过程。工人在井底设置并测试一个水泥密封,然后降低钻杆的内部压力,并尝试设置另一个水泥密封。此时,设置密封引起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导致甲烷气泡的形成,从而导致这种密封的破坏。甲烷在海底通常处于结晶状态。深海钻井平台经常会遇到甲烷晶体。这种甲烷气泡在钻杆底部从高压上升到低压,突破了几道安全屏障。“一个小泡沫变成了一个相当大的泡沫,”贝亚说。“逐渐膨胀的泡沫就像一门大炮,吹到你脸上。”[1]“气体云”盖贝亚称,4月20日事发时,钻井平台上的工人观察到钻杆突然爆裂,随后气体和原油冒了出来。气体冲到一个易燃的房间,在那里发生了第一次爆炸。“然后发生了一系列爆炸,点燃了冒出来的原油,”他说。一份询问记录显示,当时升起了一片“气体云”,覆盖了“深水地平线”。钻机的大型发动机立即爆炸了。受访者称,发动机爆炸引燃钻台,“到处都是火”。爆炸发生约36小时后,深水地平线沉入墨西哥湾。一些英国石油公司的经理受伤,9
名钻台员工和两名工程师死亡。“当时惨状肯定如同置身地狱,”贝亚说。这名现年73岁的石油业“老兵”说到这里流泪。他说,这是“失望和愤怒的泪水”。英国石油公司发言人约翰·柯里7日晚不愿谈论事故起因。“我们等待全面调查,查出全部事实。”前一页 [2] 阀门失效“深水地平线”沉没后大量漏油,威胁周边生态环境。这座钻井平台配备的“防喷阀”也成为调查重点。一个“防喷阀”大如一辆双层公交车,重290吨。作为防止漏油的最后一道屏障,“防喷阀”安装在井口处,在发生漏油后关闭油管。但“深水地平线”的“防喷阀”并未正常启动。“深水地平线”装备一套自动备用系统。这套系统应在工人未能启动“防喷阀”时激活它,但当时也没有发挥作用。事发后,英国石油公司企图借助水下机器人启动“防喷阀”,未能奏效。美联社报道,自从联邦政府监管人员放松设备检测后,数年间数座钻井平台的“防喷阀”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内政部矿产资源管理局接到的事故报告显示,至少14起事故原因与“防喷阀”有关。这些事故多数发生于2004年以后。联邦政府监管人员说,他们会检查数座钻井平台的“防喷阀”是否可靠。国会则打算就“防喷阀”可靠性举行听证会。“这种安全阀并非那么安全,”联邦参议员玛丽亚·坎特韦尔说,业界明知“防喷阀”有时失效,使用时却心存侥幸。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