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放弃高薪卖螃蟹,放弃高薪选择低薪的人的原因(捕蟹人的工资)

摘要: 放弃工程师职务回家养螃蟹朱吉坤过的如何? 2016年10月,来自苏州的工程师朱继坤回到台州兴化市安丰三庄村...

放弃工程师职务回家养螃蟹朱吉坤过的如何?

2016年10月,来自苏州的工程师朱继坤回到台州兴化市安丰三庄村养螃蟹。一年过去了,朱继坤过得怎么样?这一年,他被无数同行攻击,瘦了23斤。幸运的是,我顶住了压力,养了螃蟹,开了网店卖螃蟹,开了三线螃蟹饲料加工厂,成为了一个年收入百万的农民企业家。然而他的大学老师却很难过:你养螃蟹有多成功,中国的高等教育就有多失败!回国最真实的原因是父母老了。我父亲去年摔了一跤,身体特别是记忆力都不如以前了。朱继坤想带父母去城市,但他们习惯了农村的自由生活,觉得住在城市就像被鸽子关在笼子里。他是家里的独生子,权衡再三,最后决定朱继坤决定辞掉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跟父亲学螃蟹。朱继坤毕业后的第二年,父亲在城里给他买了一套房。朱继坤觉得养螃蟹太容易了。但是当我真正和父亲一起做蟹农,打理家里的蟹饲料加工厂的时候,我才知道,在家里创业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爸妈才50多岁,却看起来像70岁了。做这个工作太辛苦太累了。回来一年,瘦了23斤!”朱继昆回国前,成了“网络名人”。再加上他真的回老家养螃蟹了,从工程师变成了农民企业家。他成了兴化整个养蟹同行讨论的焦点。成名后,很多村民开始围攻他。“去年新闻出来没几天,网上就出现了十几个段子。有的说我的饲料有问题,有的说我是螃蟹降价的幕后黑手……”朱继坤成为网络名人后的这一年,每天都在危机公关中度过。之前是电气工程师,朱继坤的人际关系很简单。就是每天研究各种电路图,和各种电力设备打交道。但是,成为农民企业家后,你既要照顾家里的饲料厂,又要照顾家里的蟹塘。工科男维护各种客户关系,关心螃蟹销量,太过分了。回家一年后,朱继坤怀念起以前在城市的生活。他说,只有当他站在蟹饲料加工机的电气控制室前操作机器时,他才有点作为电气工程师的感觉。9月,朱继昆出席大学十周年校庆晚会。专业课老师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调侃朱继坤的“学霸”:“我很高兴你们很多人在毕业后的这十几年里成为了电力专家,当然也出现了朱继坤这样的农民企业家。朱继昆的出现,说明中国的高等教育失败了。”朱继昆觉得,只要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人生就没有成败。在电力公司工作的时候,他比较清闲,体重增加了163斤。回到家乡一年,他分分钟规划时间。忙了一年,瘦了23斤。去年家里200亩蟹塘产的蟹全部卖到蟹市,商贩大赚了一笔。在我成为网络名人后,我受到了很多诋毁。但是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他在淘宝上以“朱继坤的大闸蟹”为名卖螃蟹。朱继坤说:“事实上,如果蟹农能把自己的螃蟹直接在网上卖给吃货,他们一年赚个百万也是正常的。完全没有必要去嫉妒别人!”加工蟹饲料是个又脏又累的活。以前每天都在粉尘和噪音中工作,但是以前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用CAD在电脑上画电路图,所以胖了163斤。回家一年,不用去健身房,每天做各种体力活练出一身肌肉。图为朱继坤拿着锤子走向机器。今天他将成为一名修理工。早上8点,朱继坤忙了3个小时。我女儿该去上学了。朱继坤擦掉身上的饲料灰尘,送女儿去上学。他是电力公司的好员工。回到家乡,他是一名优秀的农民企业家。在家里,他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和好父亲。现在是兴化最忙的季节,很难招到人。我的

正常情况下,她要给十个人做饭。如果顾客多,有时她一顿饭要做三桌菜。我问她:“你放弃电气工程师的高薪,去做一个做饭的姐姐,值得吗?”闪闪说,“有句话,嫁鸡随鸡。只要结婚的人值得,做什么工作都无所谓!”朱继坤说,回到老家,亏欠最多的就是妻子。朱继坤和妻子闪灵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他们被分配到苏南某市的一家电力公司。两人同年通过“电气工程师资格证”,在全公司引起轰动。现在,夫妻俩同时辞职,又在公司引起轰动。辞职回家后,朱继坤可以照顾父母,但妻子是个陌生人,找不到说话的人。如今,兴化的螃蟹养殖已经成为一种产业。但无论是饲料加工、螃蟹养殖还是销售,都处于非常粗放的时期。朱继坤回国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减少螃蟹养殖,主要做蟹饲料精加工和螃蟹电商。朱继坤说:“只有做好货源和销售两个方面,螃蟹产业才能做强。”很多人都想逃离北上广去追寻他们的诗酒园,却没有一个真正付诸行动的人。回国后,能留下来的人很少。朱继坤说,他不确定能不能在家里扩大螃蟹产业,也不确定能不能留在家乡。至少,回国一年后,他在家里买了别墅,做出了留下来的姿态。好在奋斗一年赚了100多万,开了个好头。虽然我有一张农民脸,但是我的蟹业慢慢开始有了公司模式。

放弃工程师职务回家养螃蟹朱吉坤过的如何?

急求有趣的数学故事(低段)

1.一天,小白兔去买菜,在路上遇到了山羊叔叔。我看到山羊叔叔皱着眉头叹气。小白兔很不解,问:“山羊叔叔,你为什么不开心?”“唉!算了吧。我去了狐狸开的蔬菜店,以每公斤80美分的价格买了2公斤芹菜。我给了他2元钱,他只拿回了4分。你看,这是账单:我越想越不对劲,却找不出毛病。请大叔快帮忙算算!”看完账单,白兔很生气。“你这个狡猾的狐狸!我必须请你。山羊伯伯,你在这里等着,我去跟他算账。”白兔来到狐狸开的蔬菜店,说:“老板,1公斤芹菜多少钱?给我2公斤!”狐狸说:“芹菜每公斤8分钱。”称重后,小白兔递上2元钱,狐狸拿出纸和笔结账。小白兔

说:“我来算!”一把夺过狐狸的纸和笔,边说边列竖式子,“每千克8角钱,就是0.8元,我给2元,用0.8元除2元,列成竖式子: 应找回4元钱。”狐狸听后,尖叫一声,“你是怎么算的?!你只给我2元钱,却要找回4元钱,还要了我2千克芹菜!”小白兔一把掏出山羊大叔的账单,猛地摔在狐狸面前,“你又是怎样给山羊大叔算的!”狐狸一看无奈地低下了头。 小白兔为山羊大叔要回了狐狸多收的钱,高高兴兴地跟山羊大叔一起回家了。小朋友,你能说一说,上面的两笔账错在哪里吗?坏狐狸和三角形 鸡妈妈孵出了四只小鸡,她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四只鸡宝宝个个欢蹦乱跳,真是惹人喜爱;担心的是坏狐狸会来偷吃鸡宝宝。 为了防备坏狐狸来偷吃鸡宝宝,鸡妈妈找来许多木板和木棍搭了一间平顶小木房。鸡妈妈想,有了房子就不怕坏狐狸来了。 深夜,田野静悄悄的。月光下,一条黑影飞快地跑近了小木房。 “砰、砰!”一阵敲门声把鸡妈妈惊醒。“谁?”鸡妈妈问。 “是我,是老公鸡,快开门吧。”一种十分难听的声音在回答。 鸡妈妈想,不对呀!老公鸡出远门了,需要好多天才能回来呢。另外,这难听的声音根本不是老公鸡的声音。鸡妈妈大声说:“你不是老公鸡,你是坏狐狸,快走开!” 坏狐狸一看骗不成,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他厉声喝道:“快把小鸡崽给我交出来!不然的话,我要推倒你的房子,把你们统统吃掉!” 鸡妈妈心里虽然害怕,嘴里却说:“不给,不给,就是不给!我的鸡宝宝不能给你吃。” 坏狐狸大怒,使劲地摇晃平顶木房子,吓得四只小鸡躲在鸡妈妈的翅膀下发抖。摇了一会儿,房架倾斜了。房顶和墙之间露出个大缝子,一只大狐狸爪子伸了进来,抓起一只鸡宝宝就跑了。 天亮了,小鸟飞来飞去在寻找食物。一阵哭声,惊动了他们。 小黄雀问:“鸡妈妈,你哭什么呀?” 鸡妈妈一边哭一边说:“我修了一个平顶木房,防备坏狐狸来偷吃鸡宝宝。谁知平顶木房不结实,让坏狐狸三推两推给推歪了。坏狐狸抢起了一只鸡宝宝,呜……” 啄木鸟说:“小喜鹊顶会盖房子,还是请他来帮你盖一座结实的房子吧!” 不一会儿,啄木鸟把喜鹊请来了。喜鹊说:“我只会搭窝,哪里会盖房子呀!” “那怎么办?”大家犯愁了。 喜鹊说:“有一次我在大树上,听见树下几个建筑工人说,三角形的房顶最结实。” 啄木鸟着急地说:“谁见过三角形是什么样子啊?” 喜鹊衔来三根树枝,摆了一个三角形。 大家说:“就按这个样子来盖吧。” 小鸟们有的衔树枝,有的衔泥,啄木鸟在木头上啄出小洞,喜鹊用细枝条把木头都绑起来。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一座三角形房顶的新房子盖好了。 晚上,坏狐狸又来了。这次,他二话没说,扶着木房子就拼命摇动起来。怪呀,今天晚上这个木房子怎么摇不动了呢?!坏狐狸鼓足了劲再摇,还是丝毫不动。 天快亮了,坏狐狸狠狠地说:“现在就算饶了你们,明天我还要来,只要你们敢出来,我就吃掉你们!” 清晨,小鸟又看见鸡妈妈在守着木房子发愁。 小山鹰问:“鸡妈妈,你的木房子不是好好的嘛,你还愁什么?” 鸡妈妈说:“三角形的屋顶是比较牢靠,可是我们不能总呆在房子里面呀!坏狐狸说我们一出来,他就要来抓鸡宝宝。” 百灵鸟说:“我有个好主意,咱们帮鸡妈妈在房子外面围一圈木栅栏,再装一个木栅栏门进出,这不就可以防备坏狐狸了吗!” 大家都说这个主意好,于是一起动手筑了一道木栅栏。他们还把上头削尖了,防止坏狐狸跳进来。最后装上一个长方形的木栅栏门。 傍晚,坏狐狸真的又来了。他看见鸡宝宝在栅栏里又蹦又跳,馋得口水直流。坏狐狸围着木栅栏转了两圈,发现还是搞毁栅栏门最容易。他两只爪子扣着木栅栏门使劲地摇。结果,长方形的门变成了平行四边形,露出了一个豁口。坏狐狸“噌”地一下跳了进去。要不是鸡妈妈领鸡宝宝赶快跑进了房子里,恐怕就要遭殃了。 坏狐狸走了。小喜鹊飞来说:“长方形的门容易变形,给它斜钉上一块木板,变成两个三角形就牢固多了。” 百灵鸟说:“咱们不能总是防备坏狐狸,咱们要这样……这样办。”大家听了非常高兴,又忙了一阵子才离开。 坏狐狸没吃着鸡宝宝是不甘心的,他又悄悄地来了。他直奔木栅栏门,把门使劲摇晃。咦,这次怎么摇不动了呢?狐狸使足了劲一摇,只听“扑通”一声掉进了陷阱里。陷阱底全是三角形的禾尖钉,狡猾的狐狸丧了命。 鸡妈妈高兴地说:“三角形用处可真大呀!” 3、报效祖国宏愿------ 华罗庚的故事 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4、从一加到一百 高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资料常来自高斯本人,因为他在晚年时总喜欢谈他小时后的事,我们也许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许多人都证实了他所谈的故事。 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带笑说,他在学讲话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了,还常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后,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 七岁时高斯进了 St. Catherine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考试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第一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第一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答案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静坐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后,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最后,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 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5、有三个人去投宿,店主只剩下一个房间了,开价30元,三个人每人出了10元住下了。物价部门来检查发现了店主多收了5元,因为一个房间一个晚上只需要25元,所以责令店主马上还5元给那三个住客。店主拿出5元钱给服务员,叫服务员还给那三个人。服务员拿到钱在想,5元分给三个人,这是没法分平均的,干脆自己拿掉2元,剩下3元给他们三个,也让他们好分。于是拿走2元,给了住客3元,每个住客拿回了1元。 问题来了,住客当初每人付了10元,服务员每人还了1元,也就是说,每个住客实际付了9元,三个客人应该是27元,如果加上服务员拿走的2元,那就是27+2=29元。那么剩下的1元去哪里了呢?6、 上海人在某农村买东西,他问摊主,你这个方便面多少钱一包啊?摊主说,3元。上海人又说,那给我拿一包。摊主给了他一包,这时上海人又问,那你的矿泉水多少钱一瓶呢?摊主说,1块5一瓶。上海人说,这样吧,拿这包方便面换两瓶矿泉水吧。摊主给他换了。他拿了两瓶水不付钱就想走。摊主叫住他,说,给钱啊!上海人说,为什么要给钱啊?摊主说,拿了东西要给钱啊!矿泉水的钱!!上海人说,矿泉水是方便面换的!!摊主说,方便面的钱也没付啊!上海人说,方便面我还给你了呀!说完就走了,摊主也没有再拦,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7 、 一个农民在街边卖螃蟹,一共十斤螃蟹,一斤100元,全卖了应该有1000元的营业额。这时路过一个上海人,上海人说,我喜欢吃蟹脚,我老婆喜欢吃蟹身,所以我要分开买,你把脚和身体掰开了卖给我,我都要了。于是,农民掰开了所有的脚。这时,上海人说了,脚的价格应该便宜点,脚就卖我20元一斤吧,身体就卖80元一斤,加起来正好100元一斤,没错!于是,农民称了蟹脚,共4斤,收了80元;称了蟹身体,共6斤,收了480元。上海人拿了这些蟹脚和蟹身体扬长而去,农民总觉得哪里出问题了,但是说不出来。点一点钱,发现一共卖了560元,而不是应该的1000元。

急求有趣的数学故事(低段)

读书笔记的格式及范文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