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检出塑化剂,麦当劳吃出塑料如何索赔(白酒塑化剂检测)
- 创业
- 2022-06-08 05:19:40
麦当劳油条检出塑化剂吗?
这两天,油条又成了新闻的主角。12月4日,上海市消保委和上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油条消费体察情况》。结果显示,成山路一家名为“四大金刚”的餐馆油条铝残留量超标9倍;上海某麦当劳店的油条塑化剂(DEHP)值为1.35mg/kg,接近国家临时限量的上限。当晚,麦当劳发布声明称,确认麦当劳餐厅销售的油条及其包装在生产过程中未添加任何塑化剂,请消费者放心食用,并表示将核查油条被检出塑化剂的原因。在食品中检测出塑化剂并不稀奇。“塑化剂”一词在2011年台湾省“塑化剂风波”中声名鹊起,后在2012年“白酒塑化剂风波”中再接再厉,巩固了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知名度。不过,虽然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是围绕塑化剂的常识可能大家都忘记了。塑化剂,通俗地说,就是添加到塑料中,帮助塑料成型。食品领域的塑化剂一般指邻苯二甲酸酯,可细分为几十种。塑化剂进入食品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从食品原料带入。比如很多城市周边的农田土壤被塑化剂污染,大米、小麦等粮食可能会吸收塑化剂;二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接触并迁移的塑化剂。比如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机器、设备、管道,可能有塑料部件,导致一定量的塑化剂迁移到食品中;第三,从塑料包装迁移到食品中。在非人为添加的情况下,不容易查出塑化剂的具体来源。就油条而言,除了包装,原料(面粉)、食用油(取决于油是否用塑料瓶装)、油条一直接触的设备都可能是塑化剂的来源。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食品都可能有塑化剂。例如,2015年第四军医大学和Xi安疾控中心的调查显示,市场上的塑料桶装食用植物油共检出40种,其中37种(92.5%)食用植物油不同程度检出塑化剂;2010年,华南农业大学刘春红教授随机从大型超市购买方便面和方便米粉进行检测,DBP和DEHP检出率均超过50%。另外,如果检测水源中的水,大部分情况下会检出塑化剂。无需担心食品中残留微量塑化剂。从危害上看,由于大部分塑化剂会被人体快速代谢排出,因此认为塑化剂的急性毒性很低,但对其慢性毒性仍有一定的担忧。毒理学实验表明,它可能有一定的生殖毒性。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将其列为人类可能的癌症促进剂或致癌物。一般来说,食品中的微量塑化剂残留一般不值得担心,但如果残留过高,就要考虑食品污染了。目前各国监管部门都会制定一些措施来控制食品的塑化剂污染。例如,欧盟规定DEHP和DBP在食品中的迁移量分别不得超过1.5毫克和0.3毫克/千克。当然,这只是迁移量,迁移并不是唯一的曝光方式。台湾省塑化剂风波后,我国卫生部发函规定,去HP、去HP、DBP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0.3mg/kg。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参考值,不是标准。2012年,当时的卫生部也表示要对重点食品开展塑化剂风险监测,包括婴幼儿食品、白酒、食用油和方便食品的调味包。遗憾的是,卫生部承诺公布风险监测结果,但至今未公布。这些生活细节才是最大的风险。对于预包装食品,厂家一般会从各个方面防控塑化剂污染,相对来说没那么可怕。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更大的风险可能来自生活的其他方面
据研究,增塑剂的迁移与接触的食品基质和温度有关。最“喜欢”的底物是油和酒精,温度越高,出来的越多。因此,按此计算,风险较高的暴露途径可能如下:1。每天早上出门买早餐用塑料袋装油条、包子、煎饼,完全符合塑、油、温的结合,塑化剂的迁移量绝对低很多。2.你每天吃的外卖餐盒也符合油、温、塑的组合,但要看餐盒的材质。如果材料不错,不用担心。3.食用油存放不合理,比如把食用油放在塑料瓶里,光。另外,如果你是孩子,要考虑劣质玩具中的塑化剂迁移出来对孩子健康的影响。
麦当劳连夜发声明什么?
铝超标俗称“明矾油条”。如果油中极性成分过高,可能是旧油重复使用后不换。12月4日,上海市消保委和上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油条消费体察情况》。结果显示,网络名人餐厅成山路“四大金刚”油条铝含量超标9倍;次大包油条极性成分最高,疑似长期不换油锅;上海某麦当劳店的油条塑化剂(DEHP)值为1.35mg/kg,接近国家临时限量的上限。当晚,麦当劳发布声明称,确认麦当劳餐厅销售的油条及其包装在生产过程中未添加任何塑化剂,请消费者放心食用。麦当劳正在进一步调查油条被查出塑化剂的原因。网络名人店油条铝含量超标9倍,麦当劳油条检出塑化剂。上海市消保委从肯德基、麦当劳、永和大王、新亚大宝等25个品牌,以及桃源卷村、张记油条等网络名人店购买了29个样品。除了对产品宣传的调查,还委托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油条的成分进行了检测。吃完饭记得要发票。
宣称“放心油条” 真能放心吃吗
唉,还是少吃点吧。油条不是健康食品,唉。
多家“放心油条”被检出“智力杀手”铝12月4日,上海市消保委与上海市食药监局联合发布了《油条消费体察检测数据表》,结果显示:多家宣称无明矾油条的“放心”商家销售的油条也含铝。其中,一家名为“四大金刚”的店,其油条被查出铝含量超标近10倍(980mg/kg),远超国家标准。而在塑化剂成分的检测中,两家麦当劳出售的脆香油条检出塑化剂成分,但含量并未超标。“看到自己常去的店铺被检出不合格,一下子懵了。”上海的肖女士对记者说,因为对街边小作坊炸的油条不放心,才选择去品牌店,没想到也有问题。“什么时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才能规范?”不少消费者问道。油条中的铝超标不是小事。医学界认为,铝是一种慢性的、蓄积性的神经毒素,长期过量摄入会损伤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老年痴呆等疾病,被称作“智力杀手”。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