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有哪些节日,纳西族的节日风俗有哪些(56个民族的特色节日)
- 创业
- 2022-06-07 16:02:22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朝山会,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社会。纳西族的很多节日和汉族的一样。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不同于汉族的活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像中国西南的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登山会,最有特色的是社社会。1.农历正月十五的棒棒会,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民间称之为“棒棒会”。“棒棒会”标志着春节的结束和春耕生产的开始。2.三节,“三花”是纳西族的民族保护神,又称“阿普三花”,意为“三个祖先(或祖辈)”。传说他是羊,是战神。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八月羊日,四个乡镇的人都来三多阁烧香拜神;远道而来的纳西族人要去三亭朝拜,祈求三神保佑。3.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纳西族的传统火把节。最初起源于用火来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纳西语称这个节日为“梅楚安圣恩”。延伸材料:纳西族传统节日的形成:岁时纳西族节日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本土和外来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共存。就我们民族而言,最突出的就是东巴教的影响。宗教和民俗的融合在公元年表现得更加充分。其次,纳西族18岁时节日的形成和发展,是外来民族,尤其是藏族、汉族、白族不能忽视的。换句话说,这两个因素构成了18岁纳西族节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1.当地宗教的影响宗教和民俗是分不开的。如果宗教总是高高在上,远离人间烟火,只会与人民疏远,萎缩;没有民俗丰富的宗教内涵,就是空洞的。宗教民俗被用来扩大影响,民俗则把世俗的希望寄托在宗教上。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民俗是一种退化的宗教。这些都是合理的。从纳西族的本土民俗来看,它与本民族的东巴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外来文化据史料记载,汉族的传统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春秋节、冬节等,大多是汉代定制的,此后延续了2000多年。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重阳节、七月半的中原节(烧包子),是汉族传统节日的输入和传承。来源:百度百科——纳西节
纳西族有哪些节日
祭天是纳西族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也是纳西族最大的传统节日,在正月举行。农历正月初一,中国的新年,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来自本郑绩”,也叫“库什”,意思是“新年”。节日期间,纳西族民间举行一系列传统活动,辞旧迎新。棒棒会,农历正月十五,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民间称之为“棒棒会”。“棒棒会”标志着春节的结束和春耕生产的开始。三多,“三多”是纳西族的民族保护神,又称“阿普三多”,意为“三个祖先(或祖辈)”。传说他是羊,是战神。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八月羊日,四个乡镇的人都来三多阁烧香拜神;远道而来的纳西族人要去三亭朝拜,祈求三神保佑。军人出征是要拜三神的;每年大年初一,全世界的纳西族都要拜三神。自1987年起,每年农历二月八日的“三节”成为纳西族的法定民族节日。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纳西族的传统火把节。最初起源于用火来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纳西语称这个节日为“梅楚安圣恩”。七月骡马会是丽江纳西族的节日。它在农历七月中下旬举行,持续一至两周。主要由骡子、马、牛等大牲畜组成,故又称“七月骡马会”。“烧包子”节,从农历七月初一到十四,是古代城市的人们庆祝的节日(即中元节)。纳西语称这个节日为“三美并计划”,纳西族有很多节日习俗,如香格里拉三八乡的“白水台节”。永宁人(摩梭人)崇拜干柴神女山等。
纳西族有哪些节日习俗?
吃粽子,赛龙舟,挂萧艾。喝屠苏酒,观涛佛亲自为农历九月重阳节扫墓!不会了。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