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大众汽车ceo辞职,百度前ceo辞职(intel ceo辞职)

摘要: 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回应离职传闻:近期内不会离开中国 日前,奥迪股份公司(中国)首席执行官Stephan Wllenstein回...

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回应离职传闻:近期内不会离开中国

日前,奥迪股份公司(中国)首席执行官Stephan Wllenstein回应离职传闻,称近期不会离开中国。据外媒报道,由于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表现不佳,以及电动汽车产品ID和family的销量超出预期,奥迪公司(audi ag)计划更换在华业务负责人。奥迪股份公司中国区现任首席执行官冯将于2022年2月1日卸任并离开中国。资料显示,冯于2019年初出任奥迪股份公司(中国)首席执行官,同时担任大众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2016年8月,出任大众乘用车品牌中国区CEO。冯说:“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管理层将进行调整,包括我在中国的职位。这个道理也是很清楚很明显的。”“长期在中国工作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我与合资伙伴和政府部门的领导相当熟悉,并有很多合作,”冯说。“另一方面,该集团有一个良好的原则和传统:当一名经理在一个工作岗位或地方工作多年时,他需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因为尽管经理们可以在当地市场获得越来越多的经验,但他们可能缺乏新鲜的视角。世界上很多地区,很多企业也看到过这样的例子,也就是说当一个领导在一个岗位或者一个地方工作太久,变革的动力就会被削弱,所以集团就有这样的管理原则和传统。而且,在集团内部,我们也有足够多具有国际经验的高层管理者。”

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回应离职传闻:近期内不会离开中国

续约被拒,大众CEO迪斯会下课吗?

刚刚上任不到两年的大众集团CEO迪斯,现在面临着职位不稳的危险局面。这是最近全球汽车媒体热议的最新消息。德国媒体5月30日《经理人杂志》报道,大众汽车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ees)申请将工作合同延长至2025年,但被大众监事会明确拒绝。业内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大众集团对Deeds过去两年的成绩并不满意,甚至可能会让他提前离职。从死敌宝马“空降”的Diss是如何成为大众掌门人的?出生于1958年的巴伐利亚人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于2018年4月13日接替前任马伦(Mullen)出任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事实上,在大众这个内部联系错综复杂的大集团内部,迪斯的根基非常浅薄,而他之所以突然坐上“一把手”的宝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他与大众的缘分尚浅.2015年9月18日,美国环保局宣布,德国大众集团已承认2009年在美国尾气检测中作弊。3354大众集团在美国销售的柴油车中预置软件,只有在接受官方测试时,才这么做。车辆实际行驶时,会排放出超标法定标准10到40倍的尾气。这就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影响大众至今的“排放门”事件。结果大众被罚款总额超300亿欧元,并在多地被消费者起诉。时任首席执行官的马丁文德恩几天后就辞职了。Verne离职后,原保时捷CEO Mullen接任这一职位,而Diss也离开宝马,成为大众乘用车品牌管理委员会主席。在为大众工作之前,迪斯曾在博世和宝马工作。其中,他在宝马工作了近20年,从宝马英国的厂长到董事会成员、研发技术总监;d,甚至一度有望成为宝马的CEO。萨克森的大众和巴伐利亚的宝马,一个在德国北部,一个在德国南部,是竞争对手。迪斯从一个潜在的宝马CEO竞争对手跳到大众担任高管,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比迪斯马伦更罕见的是,仅仅三年后,迪斯就成为了马伦的接班人。虽然马伦带领大众集团度过了“排放门”最糟糕的时期,并连续两年获得全球销量冠军,但仍未能达到大众监事会的要求。2018年,马伦“下课”,随后59岁的迪斯上课。与商业出身的职业经理人不同,59岁的迪斯学的是机械工程。他了解汽车行业,也是著名的“效率专家”和“成本杀手”。担任大众集团CEO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背景足够“干净”。他是大众集团中为数不多的与排放门无关的高管。在文德恩被迫辞职、奥迪CEO斯特德被捕后,大众迫切需要一个能带领他们彻底摆脱与排放门关系的领导者。新车反复弹跳,下属不支持,股东不信任,Dis在大众的日子在倒数?这起续约事件的缘起是,德国检方5月19日宣布,迪斯和大众监事会主席潘石将为尾气门支付900万欧元的罚款,之后他们将不再接受司法审判和处罚。迪斯认为自己已被证明与大众尾气门无关,因此不会损害大众的名誉和形象,要求大众对此进行赔偿,并将其工作合同延长至2025年。但对于家族庞大同时又非常关键的大众集团来说,前两年的事迹表现似乎很难支撑他再续约五年的要求。据外媒报道,在大众集团内部,对Diss的批评越来越多。

在新能源领域被视为大众救命稻草的纯电动车ID.3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上市时间一再跳票;5月中旬,路透社报道称,大众8th高尔夫和斯柯达明锐因软件问题将暂停交付。在问题出现之初,大众集团甚至搞不清楚有多少汽车受到软件故障的影响。此外,Diss近两年对排放门事件的成本控制并不出色,导致事件历时五年,且损失仍在扩大。保时捷高管仍在接受调查。正因如此,早在2月底,大众工会就向Diss提交了一份长达5页的请愿书,列举了大众的13个迫切问题,要求Diss亲自处理。最近,大众工会发表了一封批评大众高级管理层的批评信,指责大众董事会管理不善。不仅员工不喜欢宝马的这个降落伞

来的CEO,大众集团内部的传统势力也对他颇有微词。据说,保时捷家族、皮耶希家族这两大大众集团股东,也已经对迪斯充满了不信任。迪斯此次续约的要求,就同时遭到大众集团监事会、保时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的“三重否定”。在大众集团内部,保时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可谓影响巨大。当年,文德恩赶走了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的亲外孙费迪南德·皮耶希,只过了4个月就黯然下课;而穆伦的离职,据称同样是保时捷-皮耶希家族所力主的。事实上,迪斯现有的合同要到2023年才会到期,但从他的两位“前任”文德恩和穆伦的经历来看,也都是合约还剩至少两年就提前出局。由此观察,迪斯目前的处境,或许真的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入股江淮和国轩高科,压上大众集团半年的利润,迪斯这把“赌”的成分太大?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德国媒体传出迪斯续约被拒的消息时,迪斯参与了一件与中国市场有关的大事——5月29日上午,大众集团和安徽省国资委以及江淮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下协议。大众汽车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集团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的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而在前一天,大众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也签署了协议。大众将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在大众的声明中,这一总计金额达21亿欧元的一揽子投资计划,被寄予厚望。“大众迅速而果决地完成了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闭环布局,从电动车到电池的整条新能源产业链上,都采取了最具可控力的深度链接方式。”然而,相当多的媒体也对大众的这一投资表示了怀疑。江淮大众合资品牌思皓的首款车型销量非常差,几乎没有任何的存在感,两年就亏损了6.3个亿。而大众在另外两个合资伙伴那里,也都有新能源车型的布局,MEB平台首款车型大概率将从上汽大众新工厂开出,再重复投资江淮,究竟能给大众带来多大的收益,还是一个未知数。更何况,大众集团目前更火烧眉毛的问题,恐怕还是ID.3、高尔夫和明锐究竟何时才能上市。迪斯曾经公开表示大众集团无意调整在中国合资车企的股比,但随后不久就单方面表示有意提升上汽大众的占比,却遭到上汽集团的拒绝。此次,迪斯最终通过入股的方式实现了对江淮大众股比的提升。但或许正是此举,可能成为压垮迪斯在大众CEO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大众集团4月中旬发布的公告称,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50亿欧元,同比下滑8%;营业利润更是只有可怜的9亿欧元,同比下滑77%,可谓断崖式下滑。而大众集团汽车业务净流动资金亦只剩下178亿欧元。也就是说,迪斯将约等于大众集团2020年整个上半年的利润,和净流动资金的八分之一,投入到了对江淮大众和国轩高科的入股。尽管中国市场对于大众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2020年如此特殊的时间节点上以这样孤注一掷的形式“梭哈”,迪斯或许赌上的是自己在大众集团的前程。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续约被拒,大众CEO迪斯会下课吗?

大众冯思翰回应离职传闻,却无法掩盖迪斯的焦虑 | 汽车产经

撰文 | 黄持编辑 | 杨光出品|汽车产经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出现在广州车展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却在媒体日过后几天单独举行了一场小规模的沟通会,似乎是为了专门回应近日以来的离职传闻。根据德国媒体Automobilwoche消息,因为中国市场业务表现不佳,尤其是电动车ID.家族销量不及预期等原因,大众汽车集团计划更换中国业务负责人,冯思翰将于2022年2月1日卸任。冯思翰在采访中这样回应传闻:“我会离开中国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会不会在2022年2月1日就离开中国?对于这样的推测,我可以说:不会是这样的。”领导的讲话永远是充满艺术的。他当然会离职,因为没有什么职位是终身制的,而时间不是2022年2月1日,毕竟早一天晚一天都的确不是。但看看最近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Herbert Diess)的遭遇,或许应该明白,一切传闻背后,都有着酝酿的土壤。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迪斯为何频频发难中国市场显然,一切根源在于迪斯的压力和不满。今年1-10月,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交付量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8%左右,尽管冯思翰表示这更多是受到疫情和芯片供应短缺的影响,同时下滑幅度与整体市场趋势相符合。但这也折射出了两个问题:电动化转型不及预期和供应链管理的疏漏。前者是迪斯当下最大的焦虑和压力所在,而后者或许是火上浇油。据报道,之前迪斯就曾因为芯片短缺而感到愤怒,并且在内部频繁提到宝马不仅反应更快,而且早早度过了危机。宝马自日本福岛核电站灾难发生后,就建立了特别工作组,以在早期阶段就警告可能存在的资源短缺,并启动内部流程,调整生产节奏。据说此次的芯片危机,宝马也早在短缺发生两个月前就发出警告,并及时调整生产,而大众汽车却直到短缺已经发生后,才成立了特别工作组,而中国市场芯片荒的蔓延,最早也是从大众开始爆发,以至于合资企业销量损失惨重。全球芯片短缺令两家合资企业遭遇巨大挑战相比短期的芯片供应问题,电动车市场局面迟迟无法打开,则让迪斯更为焦虑。这意味着他所设想的转型计划将无法顺利运转,随之带来的就是来自市场、财务、企业内部反对派的种种压力。早在8月,迪斯就曾提到大众汽车需要在中国市场改变电动车的销售策略,以应对ID.家族市场遇冷的状况。而据报道,这使得冯思翰压力倍增,甚至在一段时间以来,都要向集团高层提供详细的报告,以阐述他们用来提升ID.家族销售的措施和理念。毕竟对于迪斯来说,电动化成功与否意味着他在大众汽车的职业生涯能否继续,而电动化的关键就是中国市场。如果剧情到这里结束,或许冯思翰还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整中国市场的策略,但可能迪斯也没能想到,距离成功续约合同才过了4个月,他就又要面对与工会的斗争。最近迪斯先是对大众汽车的需要花30个小时才能造一辆电动车的生产效率表示不满,随后又说公司可能要裁员3万人。这直接引发了工会的强烈不满,甚至让换帅的传闻再次甚嚣尘上。大众ID.家族的市场表现距离预期仍有差距改革进入深水区后,问题的爆发并不意外,这也让迪斯更加迫切需要中国市场的支持。作为大众汽车集团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2020年销量份额达到了41.4%,同时这也是电动车销量增长最快、竞争最激烈的地区。而作为中国市场的总负责人,迪斯的电动化战略如果可以在中国这个“hard模式”下成功推进,那么全球其他地区的转型也就有了经验参考,他本人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大大减轻。反之,迪斯的处境会变得更加艰难。在集团内部被认为是迪斯“左膀右臂”的冯思翰,自然要对此负责,即便大众ID.家族在中国市场近几个月的销量在持续增长,但市场的反馈依然和大家的期待有差距,消费者对一台不够智能的电动车仍然兴趣寥寥,即便它足够安全、可靠、续航准确。消息显示,迪斯和来自沃尔夫斯堡的经理们也对这样的现状感到不满,认为冯思翰应该更早地敲响警钟,并及时推进补救措施。谁能改变现状?其实大众的转型已经足够坚决,而迪斯也足够努力,但作为一家体量庞大的跨国车企,所谓的大象转身,远不是想象中只有决心和意志就可以的。迪斯最近在社交媒体上频频与马斯克互动,甚至在集团内部高管会上也搬来马斯克为大家上课,不断强化与这家电动车领域领跑者的连接。迪斯在集团高管会上与马斯克连线不可否认这样做的效果,最近就有欧洲的股票市场专家表示,如果大众汽车集团解雇迪斯,其股价可能在短期内会下跌10%到15%。但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上做出改变,尤其是中国。其实复盘大众ID.家族过去半年多来的市场表现,应该看到两家合资公司在打造全新销售模式、建立新的商超渠道、营造年轻化品牌形象上所做的努力。但相比渠道、品牌形象,更核心的问题可能在于产品本身。观察市场上对于ID.家族的评价,续航能力、安全表现毋庸置疑,而见仁见智的外观,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好看的,唯有智能化水平的诟病颇多。从最初的车机卡顿,再到一些不够人性化的操作,而与自主品牌的对比,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不足。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或许需要更理解中国市场的“中间人”, 以及对本土化研发的进一步放开。同样有着丰富中国市场经验的宋寅哲外媒在讨论谁会是冯思翰的继任者时,也有着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商业内幕》刊文写到,宋寅哲(Alexander Seitz)或许将成为冯思翰的接任者。宋寅哲目前是大众汽车品牌管理委员会成员,负责财务工作,早前他曾在奥迪负责财务、法务和中国业务,还曾在上汽大众担任第一副总经理兼商务执行副总经理,对中国市场有着充分的理解和熟悉。报道中援引一位宋寅哲同事的评论,称他在奥迪品牌的工作经历,以及在大众汽车集团和中国的广泛人脉关系都将成为他竞争新职位的优势所在。这个分析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在大众集团的电动化进程中,奥迪扮演了核心角色。去年年初,大众汽车集团就宣布由奥迪董事会主席杜斯曼(Markus Duesmann)负责集团的相关研发工作,同时并购奥迪品牌0.36%的自由流通股份,以优化集团职能职责分工。在集团12个品牌中选择奥迪作为研发的关键棋子,原因在于奥迪既有利润,又有规模,同时品牌也有着科技先锋的标签,和豪华品牌的地位。另一方面,奥迪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V2X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储备,在中国本土的研发布局也初见成效。比如奥迪目前拥有北京和无锡的L4自动驾驶测试牌照,10月在无锡还展示了全球首个公开道路融合V2X信号的L4自动驾驶演示,在中国市场推出的A7L和A6L,也搭载了5G模块和C-V2X功能。写在最后有消息人士称,大众汽车集团或将在12月9日对迪斯的未来去留作出决定,而围绕大众汽车集团更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或许也在酝酿之中,一切都还充满了变数。只是不知道,当大众的“宫斗”戏码抢了本该属于品牌、产品和技术的风头时,迪斯内心会作何感想,也许会羡慕新势力的从白纸开始?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希望大众汽车的转型可以顺利、成功地推进下去,毕竟,这更像是传统车企在这个变革时代的一面旗帜与标杆,也关乎到成千上万从业者的未来。本文内容参考:1、Schlechte Zahlen auf VWs weltweit wichtigstem Automarkt: CEO Herbert Diess z?hlt intern China-Chef W?llenstein an(businessinsider 2021.10.14)2、Volkswagen"s head of China to leave the country(Reuters 2021.11.16)3、Top-Personalie bei VW: Ex-Daimler-Manager soll neuer China-Chef werden und den “verl?ngerten Arm” von Konzernchef Herbert Diess abl?sen(businessinsider 2021.11.17)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