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火把节,2019年凉山火灾事件(四川大凉山土特产)
- 创业
- 2022-06-04 02:15:59
凉山彝族的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日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日举行,为期两三天。彝族人认为火把节是为了长出火把一样粗的谷穗。后人以此祭祀火,以驱除家中田里的恶鬼,以保人畜平安。在节日期间,各族青年男女可能会点燃松树制成的火把,到村庄的田野里进行活动。他们一边走,一边在火把上洒上松香,以祈求新年的到来,并去除污秽和好运。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者举办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人们还利用聚会的机会进行社交或与爱人见面,并在节日里开展商业活动。四川省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每年农历6月24日,凉山的彝族同胞都会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举行声势浩大的选美和盛装、赛马、摔跤和射箭比赛,晚上点燃火把在旷野游行,纪念他们的英雄。火把节是彝族特有的传统节日,自汉唐以来已沿袭了一千多年。火把节通常在每年农历的24号举行,持续三天。关于火把节的起源,有几十种记载和传说,内容丰富,美丽动人。常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传说天上的恩蒂古兹(彝族神话中的神)派喽啰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的带领下,人们无所畏惧,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用火把焚烧害虫,打败了神,于是彝族人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二、《论衡》成书修撰《西昌县志》年:……唐朝开元年间,有邓庚的诏书,六大诏书之一也有成文。南诏欲合并五诏,因七夕节,召五诏于嵩明楼饮酒。邓的妻子是慈善的。她怕老公停不下来,但是她不听。她和她的丈夫预约,说再见。与南诏相比,楼被烧,夫婿骸骨在所有诏令中无人知晓,单因慈善而归还骸骨。南诏与其福利不同,是花钱雇来的。说好的是夫不葬,葬在樱城自制。南诏兵围,三月吃光,衣好坐饥死,南诏寻悔,称其城为安德宇。6月24日,如今的云南海关比户户宽松。余,晚上点着火把,在田野里为新年祈祷,并为火炬的浓淡而道歉。朋友们聚在一起,剁牲口喝酒,彝族和汉族同甘共苦。如《西昌县志.文艺志》(建昌支竹词)所言:若先知赴宴,柴楼烟尚冷,如今火树成风,不忍将冰心化为灰烬;很难拿回来,但这是给金杯的礼物。古往今来人们依然照亮着节日,吞下去的六条诏令已经成了灰烬。3.古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赫拉克勒斯被地上的赫拉克勒斯打败,狼狈地逃到天上,在诸神面前惹事生非。于是天神们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他人,派大量害虫下凡,糟踏庄稼,危害百姓。人们点燃火把驱赶田野里的害虫,打败了神灵。这一天恰好是农历6月24日,彝族人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大的传统节日。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喝酒,吃肉,杀动物来祭祖。人们穿上新衣服,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男人参加斗牛、放羊、养鸡、赛马和摔跤。女人们唱歌,弹琵琶,弹秦越。晚上在房前屋后游火炬;第三天晚上,他们和t一起游遍了山野
2013年4月,凉山州委、州政府决定调整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举办时间:州委、州政府举办的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由三年一次调整为五年一次。其主会场一般设在普格县或布拖县,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设有分会场。其选美所选佳丽一般来自美姑县。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大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喝酒,吃肉,杀动物祭祀祖先。男人参加斗牛、羊、鸡、赛马和摔跤;女人们唱着歌,吹着吹口,吹着秦越。晚上,他们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游遍山野,喝酒、唱歌、跳舞、玩耍,直到天亮。
凉山国际火把节几年一届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彝族阳历的第二个星星节,在农历六月最热的时候庆祝。明代诗人杨慎曾写下“每年六月七夕”的诗句。据史料记载,火把节有“以火占农”、“以火照田祈福新年”、“以光照田,以云避虫”之意。火把节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强的盛大节日。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