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华泼水节,锦绣中华营销案例(中国哪个地方有泼水节)
- 创业
- 2022-06-03 21:45:34
深圳锦绣中华的泼水节是什么时候?
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泼水节每年6-8月举行;夜场门票,50元。门票:全票:130元半票:65元单人年卡:360元亲子年卡:460元家庭欢乐年卡:660元开放时间:10: 00节假日开放时间:9: 00闭馆时间:锦绣中华:18: 00民俗文化村交通概况:乘车路线:火车站出发:乘坐1路观光车,01路机场出发:乘坐327路公交车到锦绣中华。其他过往公交车:21261051132012042092102222232323234301310-315环路311。如果从罗湖(火车站、罗湖口岸)乘车到福田(皇岗口岸),请在康佳集团站下车,过天桥西。如果你来自南投和蛇口,请在锦绣中华站下车。出租车:45元从火车站打车,80元从机场打车地铁:乘坐1号线,在“华侨城”站下车,然后走D出口出站。锦绣中华简介:锦绣中华和中国民俗文化村是深圳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下辖的两大景区,为了方便游客的参观和管理,2003年元旦将两个公园进行了整合,只需要一张门票就可以享受两个公园。这个景点是你来深圳必去的旅游景点。集参与、享受、娱乐、趣味于一体,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现代文化主题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誉为开设主题公园的第一部作品。
锦绣中华泼水节需要带什么?
锦绣中华泼水节需要锅,毛巾,换洗衣服。泼水节的由来:据说很久以前,金沙江边的阿呆村生活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因为森林着火了,村民们有被大火吞没的危险。为了保护这个村庄,一个名叫李良的阿呆人冲出了“防火网”,从金沙江中倒出一桶桶河水。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山火终于被扑灭了。村民们得救了,李良在山上汗流浃背,又渴又渴。于是村民们叫来了清水来为李良解渴,但是喝了九十九担水也不能解渴。后来,李良纵身跳入河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流而下。有人说他已经变成了一棵大树。为了纪念李良,傣族人在农历三月的第三天打扫每所房子,撒上松叶。在选定的河边或井边,搭起半里绿棚,绿树成荫,覆盖着厚厚的松针,两边放满了水缸。中午,当太阳升到最高点时,人们走到棚子下面,在身上洒上松枝,以表达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愿。锦绣中华泼水节简介:交通。2017锦绣中华泼水节位于中国民俗文化村。全票:150元;夜场:50元。乘车:深圳罗湖火车站有舒适的彭云观光车,或乘坐以下巴士在锦绣中华下车即可到达锦绣中华泼水节。也可乘坐公交:26路、204路、209路、210路、222路、223路、101路、105路、113路、301路、310路、320路、370路、21路、201路、1路、311路、327路中巴:423路、429路、432路也可乘坐地铁:可乘坐地铁1号线——,在华侨城站下车前往锦绣中华泼水节。2.那达慕的盛宴。观众和品味享受泼水节的惊人开幕。史上最精彩的那达慕盛宴,草原演艺嘉年华,泼水盛宴齐聚一堂,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体验原汁原味的草原文化。3.湖畔美食节。在充满乐趣和轻松的翠湖码头吃饭,以水上的夜场吸引人们的眼球,冰镇啤酒弥漫人心,美味的羊肉串一次就够了.湖畔美食节,分分钟换美食!4.小马公园。锦绣中华联手广西德保,把世界上最矮的马请到了深圳。一只天生长刘海,披肩长发,长睫毛,大眼睛的小马在等你!5.水枪战。武装分子背着水枪来打美女帅哥宣战。更有湿漉漉的惊喜,俊男靓女的游行,庄严神圣的洗佛仪式,每天疯狂的水球大战,两军对垒,水炮、指压水球、龙舟飞天等刺激的夏季运动,独特的风俗,原生态的傣族歌舞。
锦绣中华泼水节的由来及泼水节的时间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公历4月13日至15日)。傣语称为“冷合上寒”,意为“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是傣族日历中的新年。因为傣族的历法,新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关于泼水节的起源,当地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个邪恶的魔鬼接管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带走了七个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密谋如何杀死妖王。一天晚上,最小的女孩香农喝了最好的酒和肉,把魔王灌醉了,使他暴露了致命的弱点。本来这个无所畏惧的魔王是不敢用头发勒死自己的。机警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拔下一根妖王的红发,掐死了他。果然,魔鬼的头掉了下来,变成了一团火球。无论它滚向哪里,邪恶之火都会蔓延。竹楼被烧,庄稼被烧。为了扑灭邪火,小女孩抓住恶魔的头,其他六个女孩轮流在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六月扑灭了邪火。村民们开始安居乐业。此后每年都有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相互祝福的形式。在傣族人的眼中
,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到过云南的人都知道有名的傣家泼水节,可是泼水节由来的传说却有两种。西双版纳、德宏的传说都是由“七公主杀火魔“的故事得来,而位于丽江华坪地区的傣家泼水节的故事却独具特色。这里的傣族人是中国乃至亚洲纬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宵,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钅芒)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钅芒)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