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至6岁,3岁孩子教育的十大关键点(3到6岁儿童发展指南考试题)
- 创业
- 2022-05-28 02:02:51
3至6岁的阶段称为什么?
幼儿期或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新生儿期:从胎儿出生到第28天。按照年龄划分,这个时期其实是包含在婴儿期的。2.婴儿期:指从出生到一岁的时期。3.幼儿期:1岁到3岁。4.学前:3岁到7岁是学前。5.学龄:学龄是从7岁到青春期前。6.青春期:青春期的年龄范围一般是12 ~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和结束年龄比男孩早2年。注:注意力的维持功能:该功能是儿童的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保持一种相对紧张和持续的状态,从而维持儿童游戏和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注意力调节功能:该功能使儿童能够察觉到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准备,从而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3到6岁幼儿教育指南的四项要求?
《3至6岁儿童教育指南》的四项要求是:1。关注孩子学习发展的整体性。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和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发展。2.尊重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孩子都是沿着相似的过程发展的,他们的发展速度和达到某一水平的时间并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千万不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孩子。3.了解孩子的学习风格和特点。儿童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要珍惜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天的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求。严禁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中“推苗助长”。4.关注孩子的学习质量。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索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忽视孩子学习素质的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是短视的、有害的。内容《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做什么,大致能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提出合理的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中的困惑和误区,为家长和幼师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和建议。
简述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内容
3-6岁的孩子也叫幼儿期,通常是幼儿园的时期。因为是正式上学之前的一个时期,所以也叫学前班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大,孩子的独立性增强,好奇心、探索欲和参与实践的需要逐渐增加。同时,孩子也要逐渐掌握一些生活常识,这样才能逐渐融入社会。但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力有限,往往需要大人的帮助。大脑发育,这个时期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到六岁时,儿童的大脑重量接近成人。在此期间,儿童的皮层抑制功能也逐渐发展起来。这个时期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注意孩子的营养,以免阻碍孩子的大脑发育。玩耍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儿童之间的游戏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影响很大。这是未来社会生活的预演。可以增加自己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不要妨碍孩子玩耍,积极引导孩子玩耍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言语的发展,这个时期是孩子掌握言语的关键期,也是掌握内部语言和书面语的初始期。儿童词汇的数量和范围在增加。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词汇量是他们一生中增加最快的时期,儿童的积极词汇的数量也在增加。这个时期一定不能耽误孩子语言的发展,要让孩子大胆说话,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教育。随着记忆力的发展,孩子的记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6岁儿童的短时记忆水平为6.09组快(成人一般为7组快),与成人非常接近,但儿童的记忆主要是具体的图像和不自主的记忆。此时,儿童的记忆策略相当匮乏。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学习一些记忆策略,比如复述、系统化。思维的发展,这个时期儿童思维的发展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只从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面出发,很少涉及事物的内在本质。但这个时期是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时期,孩子可以逐渐掌握一些有因果联系的东西。这个时候教育不能超出孩子的思维阶段太远,太抽象的东西孩子是理解不了的。但是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因果教育方法来引导孩子抽象思维的发展,比如猜谜语。扩展材料:原理:1。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惜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营造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天的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求。严禁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中的“鼓励年轻”。2.关注孩子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儿童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
几方面的发展。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贯彻落实《指南》是加强科学保教,推进学前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适龄幼儿的入园机会不断扩大,幼儿园的保教质量逐步提高。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一系列重要规章制度,对有效转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规范和指导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重任,中央国务院颁布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这是指导今后各级各类教育管理和制度建设的总体方向和要求。《指南》正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指南》的下发,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必将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对于推动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