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刘晓庆坐牢

摘要: 刘晓庆被判了几年刑? 从2002年6月20日到2003年8月16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刘晓庆因涉嫌逃税在狱中度过了422天...

刘晓庆被判了几年刑?

从2002年6月20日到2003年8月16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刘晓庆因涉嫌逃税在狱中度过了422天。对偷税的处罚: (一)对偷税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税款及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税款50%至5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并处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延伸信息《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代扣、代收的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重复实施前两款行为而不加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发出追缴通知书,缴纳应纳税款和滞纳金,受到行政处罚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因偷税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五年内受到税务机关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参考:百度百科刘晓庆百度百科逃税

刘晓庆被判了几年刑?

刘晓庆为什么坐牢入狱原因揭秘

原因:1。刘晓庆因逃税被判入狱一年多。这件事给刘晓庆的故事增添了许多内容。尽管刘晓庆坐过牢,但刘晓庆出狱后并没有改变,他的事业仍然蒸蒸日上。他看上去年轻漂亮,这令人惊讶。2.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北京小青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偷税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偷税罪判处北京小青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罚金人民币七百一十万元,以偷税罪判处被告人景俊有期徒刑三年。3.法院查明,北京小青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作为纳税人,在1996年至2001年期间,违反税收征收管理规定,偷逃各类税款共计人民币6679069.6元。被告人景俊于1996年9月至2001年在被告单位担任总经理,主管财务工作,对其任职期间单位发生的偷税行为负有直接责任。4.作为扣缴义务人,北京小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有限公司在拍摄电视剧《逃之恋》、《皇嫂田桂花》期间,隐瞒1997年、1998年、2000年演职人员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共计418574.43元,拒不代为缴纳。5.法院认为,被告单位北京小青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各年度偷税金额占当年应纳税额的30%以上。鉴于被告单位小青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法院判决前已补缴全部偷逃税款,对被告单位予以从轻处罚,对被告人景俊可酌情从轻处罚,故作出上述判决。2002年7月24日,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小青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晓庆因偷税被依法逮捕。2003年8月16日,刘晓庆被取保候审。在审判的最后阶段,刘晓庆没有被列入被告名单。

刘晓庆为什么坐牢入狱原因揭秘

刘晓庆为什么坐牢 刘晓庆坐牢几年

刘晓庆入狱的原因:逃税。被判处一年监禁。2002年7月24日,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刘晓庆因涉嫌偷税罪被逮捕。据税务机关调查,刘晓庆及其下属的北京小青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刘晓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自1996年以来,通过不列名、低估收入、夸大支出、虚假申报、被通知后拒不申报等手段,偷逃税款1458.3万元。加上滞纳金573.4万元,欠税约2000万元。小青公司账户已被查封,银行存款196万元已全部支付。刘晓庆坐了一年多的牢,2003年8月16日姜文帮她取保候审。刘晓庆在取保候审后向税务部门缴纳了税款。延伸资料:偷税犯罪的刑法处罚标准:1。纳税人进行偷税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一)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且偷税数额占各项税收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偷税、漏税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二、偷税犯罪适用刑罚的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分级处罚根据偷税数额的不同,本文分别规定了两个级别的量刑幅度。第一级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第二级是“数额巨大,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修正案(七)修订)不同级别偷税数额只能在本级量刑幅度内量刑,不能任意交叉,否则会造成量刑畸轻或畸重的后果。对自然人的处罚。鉴于偷税的贪婪性,该条规定,除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免刑外,在量刑幅度内对各级自然人犯罪主体处以“偷税金额五倍以下的罚金”。其立法精神是主刑和附加刑必须同时判处,不得有选择性,以防止偷税漏税者钻空子。(3)对单位采取双罚制,即对单位处以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的规定处罚。在司法实践中,对单位处以罚款后,一般

对单位的责任人员只判处自由刑,而不再并处罚金,这种作法是否符合立法精神,尚有待进一步讨论。(四)多次偷税的违法行为累计数额合并处罚本条第3款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按照刑法理论,行为人在一定时期内多次实施偷税违法犯罪行为未经发现,或虽发现但未经处罚的,均应视为犯罪行为的连续状态,其犯罪数额应当累计计算,按一罪合并处罚,不适用数罪并罚。反之,如行为人多次或某一次偷税违法行为已经过税务或司法机关处罚,则不应再将此数额累计计算合并处罚。偷税与漏税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上很相似,都是造成了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结果。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偷税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主观恶性大,损害国家利益,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而漏税在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故意,所以不能以犯罪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偷税漏税罪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