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冬至,1987年冬至是哪一天(2014年的冬至是哪一天)
- 创业
- 2022-05-23 04:15:05
冬至是2014年的几月几日?还有什么习俗
2014年冬至时间(2014年12月22日01336010-2014年1月5日18336024),公历时间:2014年12月22日凌晨1: 10: 59。农历时间:2014年11月初一,星期一。冬至习俗更为普遍。在中国北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俗话说“冬至到了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东滕州周边地区,冬至的习惯称为“数九”,数九当天流行喝羊肉汤的习俗,意为祛寒。各地的饮食习俗各不相同,但饺子是最常见的。
冬至的来历和习俗诗句,2014年冬至是几号是哪一天
2014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的第一天,星期一,冬至节是什么时候?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许多地方仍有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节”、“子年”。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经用土归观测太阳来测定冬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或23日之间,2014年冬至为2014年12月22日。冬至简介: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之后,日子会一天天变长。古代关于冬至的说法是:阴极来时,太阳升起,太阳南时,太阳短时,太阳照耀时,称为“冬至”。冬至过后,世界各地的气候都进入了最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初九”。我国民间有句俗语叫“寒在三九,热在三五”。根据现代天文科学,冬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最偏向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北半球。这一天过后,太阳逐渐向北移动。在中国古代,我们非常重视冬至,认为这是一个大节日。有一种说法是冬至大如一年,有庆祝冬至的习俗。《汉书》说:“太阳在冬至升起,恭喜你。”人们认为冬至过后,白昼越来越长,阳气上升。这是一个太阳周期的开始,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应该庆祝。《晋书》记载“魏晋冬至,万国百官赞之.它的外观不如郑丹。”解释古代对冬至的重视。现在,一些地方也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庆祝。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则有冬至这一天吃汤圆、长面的习惯。冬至这一天,各地区也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节的由来和传说:冬至节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一直流传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一年”的说法。这说明古人对冬至非常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自然转化,是上天的赐福。在汉代,冬至是“冬节”,政府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这是一个固定的假期。《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静居,百官拒事,不听政事,择吉日省事。”所以,这一天,朝廷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关关闭,出差歇业,亲朋好友互相送饭,互相拜访,开开心心过一个“安静”的假期。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这一天,皇帝在郊外举行祭天仪式,百姓在这一天祭拜父母长辈。仍然有一些地方庆祝冬至。冬至传说:冬至传说之一过去老北京有句话叫“冬至馄饨,夏至面”。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有两个首领,匈奴人和屯人,他们非常凶残。人们对它恨之入骨,就用肉馅包成一角,取“浑”“辇”之音,称之为“馄饨”。厌恶食物,并寻求平息战争,过上和平的生活。因为馄饨最早是在冬至做的,所以家家户户都在冬至吃馄饨。吃“捏冻耳”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为什么会有
后来人们称之为“饺子”,也有人称之为“扁食”、“热汤面饺子”。人们还说,吃冬至的饺子不冻人。冬至传说2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始于汉代。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那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特别好吃,赞不绝口。从此,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如今,人们在冬至这天吃狗肉、羊肉和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冬至的第三个传说在江南水乡。冬至的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起吃红豆和糯米。相传,有一个叫共工的人。他的儿子不成功,做了许多坏事。他死于冬至。死后成为瘟疫,继续祸害百姓。但这种瘟疫最怕红豆,所以人们在冬至煮红豆饭吃,以此来辟邪避灾防病。冬至习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冬至形成了独特的季节性饮食文化。馄饨、饺子、汤圆、红豆粥、小米糕等。可以作为过年的食物。曾经流行的“冬至子年宴”有很多名字,比如吃冬至的肉,献冬至的菜,奉冬至的团,用馄饨拜冬。冬至有吃馄饨的普遍习俗。早在南宋时期,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先祭祀祖先,后逐渐流行。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条”的说法。时至今日,馄饨已成为一种名闻遐迩、制作各异、味道鲜美、遍布全国的著名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馄饨有很多名字。大部分地方像江浙叫馄饨,广东叫馄饨,湖北叫,江西叫清汤,四川叫手手,信。
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与冬至有关的诗词: 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近年冬至日期:2004年12月21日、2005年12月22日、2006年12月22日、2007年12月22日、2008年12月21日、2009年12月22日、2010年12月22日、2011年12月22日、2012年12月21日、2013年12月21日
14年冬至节是几月几号
14年冬至节是2014年12月22号,星期一,农历甲午年【马年】十一月初一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