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各地端午节习俗

摘要: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有划龙舟,挂艾叶和菖蒲,吃粽子,放风筝,喝蒲酒,...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有划龙舟,挂艾叶和菖蒲,吃粽子,放风筝,喝蒲酒,雄黄酒和朱砂酒,采药,做凉茶。不同地区习俗不同如下:广东:广东端午节习俗主要有刮龙舟、吃宗巴、插艾草、看龙舟、吃龙舟饭、得龙睛、拜神拜祖、祈福消灾、中午喝水、聚中饭、放风筝、洗草药水、泡龙舟等等。江苏:除了划龙舟,江苏的端午节习俗还包括五毒图、菖蒲艾叶、钟馗像、彩线缠臂、挂丝线粽子、穿五毒衣、香囊等。节日主要有粽子、雄黄酒和黄武宴。嘉定县端午节,无论贫富,都要买石锅鱼。武进晚上有龙舟表演。晚上,龙舟周围挂着小灯笼比赛,还有笛声和鼓声。浙江:浙江的端午节习俗有吃粽子、祭龙王、赛龙舟、挂菖蒲和艾叶、扎五色丝、喝雄黄酒、吃黄武、穿香包、采药等。河北:北平避免端午打井水,往往节前预抽。据说是为了避免井毒。端午节时,市场上的小贩也会出售樱桃桑葚。据说他们端午节吃樱桃桑葚,但一年四季都不吃苍蝇。各种食品店出售“五毒饼”,即装饰有五种毒虫图案的饼。山东:端午节在山东省邹平县,每个人早起都需要喝一杯酒。传说它们可以辟邪。端午节给孩子们五颜六色的线。在临清县的端午节,七岁以下的男孩戴上护身符(麦秆做的项链),女孩带上石榴花,还要穿上妈妈做的黄色布鞋,上面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即墨端午节早上用露水洗脸。山西:端午节吃粽子是山西省城乡人民的传统习俗。端午节的第一天包粽子是一种习俗。传统的粽子里有小米、红枣、芦苇叶和糖。喝雄黄酒也是山西民间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主要用于防病排毒。陕西:陕西兴安盟端午节,当地官员带领家人观看摆渡,称为“踏石”。兴县端午,用绢帛缝制一个小粟米,底部缝制一个小娃娃,称为“戏娃娃”。通县的端午节,在门上贴蒲艾、纸牛,称为“镇病”。甘肃:甘肃省静宁地区端午节采摘玫瑰用蜂蜜腌制。镇远县在端午节向新婚夫妇赠送香扇、罗绮、毛巾手帕和艾虎。在张喜安县,牧童崇拜山神。工资单,俗称“烧山”,鸡叫之前就烧了。高邮的端午节很特别。有绑百绳、贴五毒、贴符号、放黄烟、吃十二红等习俗。小孩子挂“鸭蛋络”,就是把漂亮的鸭蛋摘下来放在胸前。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

全国各地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1.江南地区的赛龙舟在中国南方非常流行。祭祀水神或龙神是古代越人最早的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水上运动和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大多是在喜庆的节日里举行,而且是多人集体划桨比赛。根据历史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和娱乐,更体现了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的距离内同时起航,到达终点,依次决出名次。中国各民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汉族每年大多举行“端午节”,船长一般在20-30人。2.河北省北平市在端午节期间避免钻井水。往往节前先发制人,据说可以避免井毒。端午节时,市场上的小贩也会出售樱桃桑葚。据说他们端午节吃樱桃桑葚,但一年四季都不吃苍蝇。各种食品店出售“五毒饼”,即装饰有五种毒虫图案的饼。在滦县订婚的男女公婆在端午节互赠礼物。在赵县端午节,当地政府会在城南举行宴会,邀请城里的文人墨客盛宴赋诗,称为“踩柳”。3.在山东省邹平县的端午节期间,每个人在早起时都需要喝一杯,据说可以辟邪。端午节的时候阳光把七色的线缠在孩子身上,要一直穿到节后第一场雨,然后解开扔在雨中。在临清县的端午节,七岁以下的男孩戴上护身符(麦秆做的项链),女孩带上石榴花,还要穿上妈妈做的黄色布鞋,上面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用屈原的墨汁杀死五只毒虫。即墨端午节早上用露水洗脸。4.在山西省揭州市的端午节,男女都穿艾叶,这被称为“驱除疾病”,而年幼的孩子们则在脖子上绑上一百根绳子。据说这是“为屈原绑龙”。在冀州的端午节期间,每个村庄都向龙王献祭,并在田野里挂纸。怀仁县的端午节也叫“祝门”。定襄县端午节,学生需要给老师送礼。六安府用小麦粉蒸饺,叫“白团子”,是和粽子一起互相赠送的。5.在陕西兴安盟的端午节期间,当地官员带领他们的家人观看渡船,这被称为“踩石头”。兴县端午,用绢帛缝制一个小粟米,底部缝制一个小娃娃,称为“戏娃娃”。通县的端午节,在门上贴蒲艾、纸牛,称为“镇病”。6.甘肃省静宁地区端午节采摘玫瑰,以蜂蜜腌制为糖果。镇远县在端午节向新婚夫妇赠送香扇、罗绮、毛巾手帕和艾虎。孩子们邀请他们的父亲和兄弟招待他们的老师,这被称为“享受节日”。张喜安端午节,牧童祭拜山神。工资单,俗称“烧山”,鸡叫之前就烧了。7.江苏嘉定县的端午节,无论贫富,都要买石鱼(俗称鳙鱼)做菜。仪征县也有句俗话“做裤子买黄鱼”。在南京的端午节,各家都用一箱清水,加一点雄黄和两块鹅眼钱,各家都用这水洗眼,叫做“破眼”。据说可以保证一年不眼疾。武进晚上有龙舟表演。晚上,小灯笼挂在龙舟周围比赛,还有笛声和鼓声

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12、福建省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13、广东省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宝宝起名大全14、海南省每逢端午,海南各处都会如中原一般举办龙舟竞渡等活动。在如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县治城垣定安,五百年历史的明成化古城门洞内,仍有两个石阶叠架着两条鲜艳、修长、昂扬的龙舟。海南除了与内地相同的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还有一个海岛百姓都熟知的内容,就是洗龙水和洗草药澡,还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15、四川省石柱(石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上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在绵阳市和遂宁市的部分地区,有端午吃包面[和饺子类似,用面皮包馅煮食]的传统,具体由来有待考证。

全国各地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

各地端午节都有哪些民间习俗?

首先,我的家乡在广西梧州,我们端午节的习俗是包粽子,杀鸡,看龙船,看涨大水。我们那里有一首好儿歌,就是说端午节的,歌是粤语歌,歌词是这样的:“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糯米团,五月初五系龙舟节,阿妈佢叫我去睇龙船。我唔去睇,我睇鸡仔,鸡仔大,我拎它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几多只呀……这首儿歌伴随着两广地区少年儿童很多代了。从儿歌的内容上说,我们那里五月初五是龙舟节,都以赛龙舟为主,一般都是每个乡镇会有一个龙船队,在五月初五前后,集结起来,一五月初五的当天在梧州市区的鸳鸯江上举行龙舟比赛,有时候的路线会变成在龙圩的江上,终点设在鸳江,比赛设奖品奖金。龙舟节在梧州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节日,并且梧州的龙母庙也是两广地方的景点之一。一个龙母庙为景点的城市,可想而知他对龙舟龙船这里活动到底有多上心。并且鸳江也是梧州的一大特色,两江的汇合地一清一浊,是难得一见的场景。因为地势的关系,梧州每到夏天都会有发大水,梧州的防洪堤工程比一般的城市要高很多。虽然近几年的时候,洪水不是很大,但是几乎每年都会去搬一下东西上楼,因为发大水。在端午节前后去看水涨也算是梧州的一大特色,今年的端午相对其他年份要提早一些,所以还没有到一直发洪水的时间。如果端午是在6月10之后,发大水几率很高,有几年回家过端午,就因为涨大水的原因,在家多呆了一段时间。不过就算涨大水,龙舟赛也是风雨无阻。在端午食品上,在每一户人家包粽子、杀鸡几乎是端午节等会干的。我们那边的粽子都是灰水粽,就是用一种草木灰,然后列出来的水来泡糯米,之后把炒香的花生和生的切成条的五花肉或者是绿豆放到里面当馅。这种粽子因为有一种草木灰的味道会相对其他特别香,外面全很多广西粽子好吃,它的秘诀就在这里。梧州的粽子多半都是咸的,很少有甜粽子。还有就是杀鸡,在梧州,除了七月半,有些家里面会杀鸭子之外,其他什么节目基本上都是杀鸡,在梧州一年下来,要过的节日有十多个,每一个节日的庆祝方式都是杀鸡+拜神,这种习俗从小传到大,基本上没有变过。其他很多的民间习俗都慢慢的淡化了,只有这些还有点印象。还在慢慢的保留着。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