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创业史,史玉柱的第三次创业发展史(史玉柱如何做好征途)
- 创业
- 2022-05-17 10:45:27
史玉柱创业经历
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童年在安徽怀远县度过。父亲是县公安局的民警,母亲是工人。因为对漫画的痴迷,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竟然成了复读生。他气得母亲把漫画书的箱子都烧了,但书中描写的古代英雄,尤其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却永远留在了他的记忆里。绘本没了,他只好《十万个为什么》找,很快就迷上了科技,想尽一切办法去实验探索。他组装了一台简单的收音机,甚至自制了黑火药。爆炸把别人吓出一身冷汗,这让他获得了“石大胆”的绰号。初中阶段,史玉柱终于“洗心革面”,开始疯狂学习,各科成绩直线上升。1980年以怀远县考生中最好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大学期间,史玉柱对新鲜事物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兴趣,涉及面很广。无论是打网球、打桥牌、弹吉他还是踢足球,史玉柱总是同学中第一个尝试的。他也是足球队的主力前卫。1984年,史玉柱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负责各种统计数据的分析处理。传统的手工操作很快让他感到不满,于是他决定写软件,用电脑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公自动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从非专业背景开发了一个统计系统软件,在河北唐山召开的全国统计系统年会上向全国推广。出色的工作成绩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上级决定培养他为“第三梯队”,送他去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深造。还告诉他,一毕业就可以定为科级干部,以后会给他看一个美好的蓝图。然而,读完研究生的史玉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放弃了轻松的事业,辞职创业。领导觉得对不起他,同事觉得很困惑,就连最了解他的妻子和父母也觉得不可思议。然而,在史玉柱的心里,却有一股不可阻挡的创业冲动。他清楚地看到,80年代末的中国计算机技术在文字处理领域,尤其是桌面印刷排版领域,还处于非常原始落后的状态。国际市场上的专用文字处理器甚至大大超过了通用电脑的价格。他希望用自己的聪明和积累的知识在这个领域闯出一条路。在下海之前,他对他的好朋友说:“如果我下海失败,我就跳海。”有一种“风吹雨打,水凉”的悲壮色彩。史玉柱的创业异常艰辛。他没有资本,没有靠山。他所有的“家当”就是东借西借的4000块钱。唯一让他充满信心的是一套软件——M6041桌面汉字处理系统,是他在学习期间潜心开发的。该软件存储在集成电路板中,插入计算机的扩展槽中使用。那时候叫“汉卡”。史玉柱回到深大后,依靠自己对环境的熟悉,潜入宿舍和机房,借用学校的电脑继续完善自己的汉卡,直到他认为系统足够成熟可以投放市场。史玉柱联合几个年轻伙伴,大胆承包了深圳大学理工学院计算机服务部;科技工贸公司。当然,创业资金就是一直舍不得花的那4000块钱。他们当时只有史玉柱的汉卡,穷到买不起电脑。没有电脑,当然不可能制造电脑配件。“石大胆”当即做出了第一个大胆的决定:一台电脑市场价8500元,他支付了半个月延期付款的“折扣”,换来了1000元的涨价。也就是说,他半个月不交钱,半个月后就得还9500元。他的第二个大胆决定是做广告。没有钱支付广告,但你也可以使用延期付款,广告
某著名报纸《计算机世界》同意了他的要求,用了半个版面宣传M6041,但规定必须半个月交费。两个大胆的决定把史玉柱的电脑服务部逼上了绝路:如果15天内赚不到17000元,他们就连卖锅里的铁也无法偿还当时的巨额债务!1989年8月2日,《计算机世界》刊登了半版广告:“M6401,历史性突破。”接下来的半个月,史玉柱人都在焦急等待,等待用户订单的到来,就像一个世纪。到了第十三天,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一天,史玉柱接了三单,汇款近两万元,不仅挽救了史玉柱的小生意,也预示着日后“巨人”的正式开始。订单涌入,史玉柱又把收入全部投入广告;四个月后,他们的营业收入已经超过100万元人民币。首战告捷的史玉柱再次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间里,以20盒方便面为基本食物,度过了150天的“集中营生活”。当他带着更强大的M6042汉卡回到深圳的暂住地时,发现家里空无一人,妻子已经离开了他。1991年8月,冥顽不灵的史玉柱继续推出M6403汉卡,在排版效果、速度、图文混排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从而在这一领域站稳了脚跟。1991年,史玉柱搬到珠海,注册了巨人新技术公司。“IBM是国际公认的蓝色巨人,”他告诉媒体。“我给公司取名‘巨人’,就是要做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1992年,巨人公司售出M6403汉卡2.8万台,获利3500万元。公司员工很快增长到200多人,都是年轻人,平均年龄24岁,97%都是研究生和大学生。史玉柱经常给下属讲中国古代神话“夸父一日走”的故事。他认为“巨人”是夸父,他对今天的中国计算机产业感到绝望。“我认为巨人现象的核心是一种精神,是一群年轻人执着地追求自己选择的职业,并为这种追求而拼命的精神,是追逐太阳的精神。”此时,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正式升级为珠海巨人高新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19亿元,下设8个分公司;同时,他们相继推出了M6405汉卡、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产品。到1993年,巨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发展到38家,迅速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史玉柱也因此出手。
捧鲜花,站到了领奖台上,他获得珠海市政府的科技重奖:奥迪轿车、三室一厅的住宅和63万元人民币的奖金。那一年,史玉柱才31岁,他作为惟一以高科技起家的民营企业代表,被列为《福布斯》大陆富豪第8位,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 1993年也是巨人集团出现大转折的一年。由于集团发展一帆风顺,史玉柱的头脑开始发热,他下令全方位出击,向房地产和生物工程领域进军。他的计划是到2000年,让巨人集团的资产发展到100亿元。市场经济的竞争是无情的,往往会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结局。史玉柱连着下了两着致命的“臭棋”,为“巨人”的倒下埋下了伏笔。 史玉柱的第一步“臭棋”是建一座号称全国最高的“巨人大厦”,采用世界最流行的“智能型”概念。然而,这座大厦的建设后来也演变为冒进方式,从当初自用改为房地产开发,楼层从原来的38层改为64层,后又增为70层,预算投资飙升至12亿元。尽管这已超过了他的资金实力的十几倍,史玉柱仍然决定不用银行贷款,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资金问题,其后果直接导致了1996年的资金危机。 史玉柱的第二步“臭棋”是做出了“涉足房地产、保健品、药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的决定,驱使巨人集团转入生物工程。1995年2月,巨人集团发动促销电脑、保健品和药品的三大战役。史玉柱在春节上班后第一天下达了总动员令,以集束轰炸方式一次性推出电脑、保健品和药品三大系列30个产品.,耗巨资大作宣传广告,巨人“脑黄金”、“巨不肥”等保健品顿时成为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名词。 也正是在1995年,史玉柱亲眼目睹了巨人事业的从辉煌的顶峰走向了大溃败:从这年的下半年开始,巨人集团的计算机产品和楼花的销售形势出现逆转,生物工程全面亏损,财务状况吃紧,又加之工程由于下雨延期,首期合同未能按时交付,债主纷纷要求退赔,巨人集团就此陷入深深的危机……。史玉柱坚持着“挺”了将近1年,到1997年初,有人这样描写“巨人”说:“跟随债主而来的是记者,跟随记者蜂拥而至的是更多的债主,在新闻媒体连续40天的轰炸后,史玉柱将自己封闭在帏幕低垂的总裁办公室内,仿佛陷于一座孤岛。他在此到达了事业的顶峰,又从那里跌下来。他尝到了极度的辉煌,这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孤独。” 应该说,史玉柱创业的成功和失败,都是中国IT业界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史玉柱“下海”失败,他没有“跳海”。这个曾经写就IT企业神话般传奇故事的青年人,并没有放弃创业的初衷,仍在顽强地拼搏。“巨人”垮了以后,他离开了珠海,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四处考察,最后一站是青藏高原,还去爬了珠穆朗玛峰。面对如此的惨败,他从来没有打算退隐,发誓一定要东山再起。 2000年8月,史玉柱依旧单薄的身影,再一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中,谈话的话题就是“跌倒的巨人能否站起来”。史玉柱明确表示,他不会忘记社会责任,一定会还清所欠下的债务。 站起来,别躺下。走好了,史玉柱。
十大名人艰辛的创业故事!鲜为大众知晓的过往!你是否可以找到共同点?
大家都知道创业非常艰苦,很多年轻人想到创业也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但是那些能在创业的过程中坚持下来的人往往会成为名人。以下是十大名人的硬创业故事。1.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故事:18岁的马云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高考年。他毫不犹豫地写下:北京大学。但是高考野心很大,数学只考了一分。为了生计,他去应聘酒店服务员,因“歪瓜裂枣”被委婉拒绝。我别无选择,只能当搬运工,踩着踏板车。大学毕业后,一次讨债经历让他对互联网着迷。创业刚开始的时候他背着包到处乱搞,经常被人说疯了。骗子。他连续四次失败创业200元是银行里唯一一个他最尴尬的时候。现在,谁不知道阿里巴巴,谁不知道马云?2.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故事:刚满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绵阳来到东北,当了一名儿童兵。每天背着10多公斤的装备,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走40公里,每次旅游总距离甚至上千公里。在部队待了18年,成了团级干部,却遭遇了“百万裁军”。创业刚开始的时候,他没有什么资历和实力,但是银行放他鸽子,让他好好贷款。他为公司项目借高利贷,甚至熬了9天9夜。大家都不想碰旧城改造。他敢于接受。他刚开始做商业地产的时候,因为不懂,三年有222起诉讼。就是这样一根筋的人,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亚洲首富。3.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故事:20万,11个人,一个破消息室。柳传志不知道为什么要成立公司,随波逐流创业。为了发工资,他带领所有员工做“坏人”,拉着滑板车,把地摊安置在中关村。他销售的产品范围很广,包括运动服、电子表、旱冰鞋和冰箱。他因投机倒把被罚款100万,因走私被罚款300万。40多岁的他,依然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如今,联想已经成为民族计算机行业的象征。柳传志说:我想不到我和我的同事能把公司搞成今天这个样子。4.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余的故事:被北大开除后,余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为了养活妻子和孩子,他不得不去海边开办培训班。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很少。为了招生,余经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提着糊桶,满大街张贴招聘广告。冬天,余手里的浆糊经常被冻住。没有贴广告的时候,他和妻子就待在“教室”里,虔诚地等待前来报名的同学。为了上学,余曾经一口气喝了两斤白酒,送到医院6个小时才获救。正是有了余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新东方教育帝国。5.巨人网络CEO史玉柱的故事:脑金产品在史玉柱成功后,整个团队所有人头脑发热,一口气推出12种保健品,却以彻底失败告终。另外巨人大厦的营销失策让史玉柱打造了巨人帝国面临危机。一夜之间,史玉柱负债2.5亿,跌入人生低谷。这期间史玉柱并没有因此倒下。他一直在说自己的问题和不足/KLOC-9。为了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让当时报纸上一篇篇关于他的负面文章让人看别人对他失败的“诊断”。越骂文章越看,甚至组织“内部批评会”,让身边的人对他“开炮”。多亏了反思,务实和自信,史玉柱在全国县城市场的火花终于变成了燎原之火。脑白金让他重回一线商人的俱乐部,史玉柱创造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史上独一无二的传奇故事的成绩。6.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的故事:在“唯生论”的时代,宗作为“老官僚的后代”的出生使他尝到了生活的艰辛。16岁时,宗后卿被“安排”到浙江舟山填平沙滩,并在那里呆了15年。1987年,42岁的宗开着一辆“黄鱼车”在杭州街头卖冰棍。他发现制作儿童营养液有很大的市场。然而此时他已经错过了创业的最佳年龄,宗面对众多朋友的好劝导显得异常固执:你能理解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面对人生最后一次机会的心情吗?十几年后,他创办的娃哈哈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7.商城创始人刘的故事:1992年,刘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因为他家里很穷,只有500元。当时他对自己说:希望大学四年不要再向家里要钱了。高三的时候,学校附近的一家餐厅碰巧转手了。刘用前三年赚的24万元把店关了。我一周只去两次商店,因为我要上课。谁知道,之前接手盈利酒店,不到一年赚的第一桶金就丢了。无奈之下,只好关门。他向亲戚借了十几万,还清了餐厅欠的债,给每个员工发了两份工资。他走的时候连碗都没带。餐厅倒闭的时候,他欠债20多万,但他的创业信念和激情从未消退。毕业两年后,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1998年,刘再次离开了外资企业创业。他把自己的公司命名为“JD”。COM”。8.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的故事:在国企工作两年后,想做“万元户”的梁稳根递交了辞呈。没有了“干部”身份,连城市户口都没了。父亲怒不可遏,用杆子追着梁稳根,把他赶回宏远机械厂。但是杆子没能把“倔驴”赶回来。梁稳根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如果生意失败了,我会做两件事:第一,写一本书——《这条路是遥不可及的》,告诫和我们一样冲动的年轻人;二是在落后的山村当老师,教书育人。在卖羊、营销白酒、生产玻璃纤维等一系列失败后,梁稳根凭借自己的专业特长,赢得了“第一桶金”。2011年,作为三一集团董事长,他在胡润研究院出品的《2011中国富豪榜》中,以700亿元的身家赢得“中国新首富”。9.通用电气公司创始人之一爱迪生的故事:84年,爱迪生比普通人遭受的苦难越来越多。爱迪生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太笨了,接受不了老师教的东西”,不得不辍学。十几岁的时候被陌生人扇了一巴掌,导致耳膜破裂。从那以后,我就半聋了。在工作期间,他几次被公司开除,他的许多特长利润不能被市场认可。37岁时,妻子去世,爱迪生独自生活,有三个孩子,分别是13岁、8岁和6岁。一场大火毁了他的大部分发明。正是这个不幸的爱迪生创建了伟大的通用电气公司。在他的全盛时期,他控制了13家大公司。10.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故事:4岁时,父亲在大米期货生意上破产,10口之家陷入赤贫。因为缺少食物,孩子们开始死去。他五岁时失去了一个兄弟姐妹,六岁时失去了两个,九岁时被迫离开母亲...1917年Kloc-0/开始的时候,他全身只有100日元,加上不到四年的正规教育。1927年,创业10年,事业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满脑子都是不怕任何打击的想法,却经历了独子死亡的噩梦。这个有着辛酸家族历史的男人,创立了享誉全球的松下电器。人们称他为“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看了以上十位名人的硬创业故事,对你有影响吗?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一定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他们是如何克服创业过程中的挫折,从而取得成功的。如果你有更多的硬创业名人的故事,请与我们分享。总会有人在你未来的生活中影响你。
下海创业3年赚1个亿,后欠巨债老婆跑了,不到3年东山再起,他是谁?
回顾马云的创业史,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教师出身,在创业初期却被拒绝了37次。后来马云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他的技术能力和销售能力都是有限的,一方面他根本就不懂,另一方面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运作。但是马云懂得整合资源,于是忽悠到了17个人组成了十八罗汉。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蔡崇信。并跟蔡崇信促膝长谈,描绘未来的美好前景,第二天蔡崇信放下七十万美元年薪的工作,千里迢迢来投奔马云,拿着500块钱的月薪,跟马云一起创业。马云利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确实非常伟大。不过在20多年前,那么有一个人曾经是比马云名气还大的创业英雄。他曾经用4000元来创业,后来欠债2.5亿后妻子离他而去,但是有魄力的人往往也会特别幸运,他在27年后又重新回到了巅峰,坐拥540亿身家,他就是史玉柱。史玉柱出生于1962年,只比马云大了2岁。大学毕业后史玉柱就被分配到了安徽统计局工作。在这里他认识了他的前妻董春兰,两个人在工作中产生了好感,于是很快就见了双方家长,两个人一年后结婚了。不久之后就生下了一个女儿史静。别看史玉柱长得不怎么样,他的这个女儿长得可以是楚楚动人,被许多人誉为网游界的第一千金。史玉柱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不满足于平淡的公务员工作,于是借来了4000元决定下海创业。一年后史玉柱创立了巨人公司,他靠着一款打字软件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在史玉柱开始爆发的这时,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那就是金山汉卡。不服输的史玉柱回到了电脑前,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150天,研发出了新一代产品M-6402。这一次又让史玉柱赚得盆满钵满。不过这也是史玉柱用婚姻亲情换来的,当时他带着新成果回到自己的临时住所时,发现妻子已经离开了他。在史玉柱闭关的那段时间里,他甚至连妻子生病在医院做手术他都不知道,因此这段婚姻仅持续了一年。为了表示内心的愧疚,史玉柱离婚时把存折上全部的19万元都给了前妻,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数目。妻子离去后,史玉柱更是一头装进了事业上。在他的努力下,创业三年后,他就成了亿万富翁。因为巨人的成功,史玉柱一跃成为比肩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年轻人偶像。同时史玉柱带领巨人集团开始疯狂扩张,一下子进入到十几个行业,单单是生物保健品就推出脑黄金、巨不肥等。可以说史玉柱当时风光无限。1992年,史玉柱决定要盖一座巨人大厦,当时计划投资1个亿盖一座38层的大厦。某领导视察之后,十分高兴的说了句:“这楼的位置不错,既然要盖,干嘛不盖的再高一点?”史玉柱改变了注意,将38层的计划改为了54层。后来广州要盖个全国第一高楼63楼。有人提议给史玉柱,我们直接盖64层,拿下个全国第一高楼。后来因为某领导计划视察,有人觉得“64”这个数字不吉利可能影响不好,思前想后,干脆直接盖72层。从38层的计划,变成了72层。从计划投资2亿,到预算超12亿元,工期延长6年,这些变数可想而知。此时,史玉柱手中的只有1亿现金。可以说史玉柱在用自己的所有身家在下赌注。当时史玉柱还推出了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1个亿,每年利润也才1亿多,显然跟不上建大楼资金消耗速度,巨人大厦还没建好,史玉柱已经破产了,他欠下了2.5亿元,这一年他不过35岁。后来史玉柱推出了脑白金,不到3年的时间便成功东山再起。史玉柱在全国建立了14000人的销售队伍,经销商覆盖300个二三级城市的千余县城。这是史玉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由此,巨人投资成为五粮液集团保健酒的总代理,史玉柱的健康产业链逐渐成型。之后他又进军网游行业,成立了征途游戏,史玉柱短短十年之后,不仅成功翻身,还赚到了500亿的财富。下海创业3年赚1个亿,后欠巨债老婆跑了,不到3年东山再起赚5百亿,不得不说史玉柱的人生比电视剧还精彩。
上一篇:侯煜疆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