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预备役人员,预备役(加入预备役有什么好处)

摘要: 什么是预备役人员 预备役人员是指依法确定服士兵兵役的预备役人员。即军人是老百姓,有两份工作,两种身...

什么是预备役人员

预备役人员是指依法确定服士兵兵役的预备役人员。即军人是老百姓,有两份工作,两种身份,他们的特点是军民融合。根据法律规定,年龄、政治、健康状况适合服兵役但未服现役的公民,服现役期满退出现役后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统称为预备役人员(含预备役军官、士兵)。它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预编到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编入基干民兵组织的人员;第二类包括编入普通民兵组织的人员和其他经过预备役登记的人员。预备役既不同于现役部队,也不同于民兵组织。是平战结合的形式,是战争初期的第一动员对象,也是应对突发事件、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力量。

什么是预备役人员

什么是预备役

预备役军人是指依法确定服役的预备役人员,即军人和老百姓,具有双重工作和双重身份,以军民融合为特征。根据法律规定,年龄、政治、健康状况适合服兵役但未服现役的公民,服现役期满退出现役后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统称为预备役人员(含预备役军官、士兵)。它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预编到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编入基干民兵组织的人员;第二类包括编入普通民兵组织的人员和其他经过预备役登记的人员。预备役既不同于现役部队,也不同于民兵组织。是平战结合的形式,是战争初期的第一动员对象,也是应对突发事件、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力量。资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高战时快速动员能力,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军情,决定恢复预备役制度,明确提出了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的建设方向,并作出了组建预备役部队的决定,在全国有计划地组建了若干预备役师、团。自1983年3月25日原总参谋部成立动员师(后更名为预备役师)后,原沈阳军区、原北京军区开始组建预备役部队。1983年5月,原总参下发通知,明确预备役部队统一组织,相关师、团配发相应军旗,并按规定给予番号、印章。来源:百度百科-预备役军人

什么是预备役

预备役部队里面那些人士现役,哪些人是预备役?

1.第一类士兵预备役包括下列人员:1。预分配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2.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3.经过预备役登记并编入基干民兵组织的人员。二、第二类士兵预备役包括以下人员:1。经过预备役登记并编入普通民兵组织的人员。2.经过预备役登记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的其他人员。3.达到服预备役最高年龄的预备役士兵,应当退出预备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为十八周岁至三十五周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资料:注:中国于1955年建立了储备体系。截至目前,我国预备役人员已达数千万人。这还不包括武警、公安部队和公安人员,只包括民兵和退伍军人的人数。如果把各方面的人数加起来,中国的预备役人员将超过3000万。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中国200多万现役军人的数量。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军费的问题,维持一支几百万人的军队所需的军费也是极其庞大的。事实上,中国军队已经经历了数次裁军,现在拥有200多万军队。因为军队建设不仅仅是提高军队人员待遇的一个方面,还涉及到武器研发、装备更新等多个方面。而且维持同样数量预备役人员的成本远低于现役部队。现役军人需要按等级发工资,预备役只需要在训练期间发补贴。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预备役部队参考来源:人民网-什么是预备役部队(国防知识)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