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成网友反对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年龄最新消息(延迟退休太坑人了)
- 创业
- 2022-05-05 20:10:03
超9成网友反对延迟退休,为什么还要出台
总的来说,中国正在迅速进入人生的第六个阶段。可惜的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却进入了“高龄化”阶段。中国老龄化的速度并不夸张。中国的人均寿命已经从1949年的35岁上升到今天的75岁。与此同时,生育率骤降至1.5甚至更低,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所需的2.1。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学家蔡芳表示,中国将以历史上最快的速度从劳动力过剩转变为劳动力短缺。2011年,中国劳动力首次萎缩,比任何人预期的都要早很多年。日本在1990年前后达到了类似的转折点。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不祥之兆,因为在那之后不久,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20年的停滞。当时日本的生活水平接近美国的90%。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的人均收入还不到美国的20%。
退休年龄延迟,实行了吗?
延迟退休年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何时确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官方延迟退休年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边肖了解到,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的确定,这是学术界和舆论讨论多年的改革意图,首次正式写入中央文件。关于,延迟退休年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近日,一位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并参与政策研究的人士向边肖记者透露,延迟退休年龄目前仍在研究阶段,相关政策尚未敲定。目前人社部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各种方案,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测算、调查、比较。什么时候会延迟退休年龄?相对于舆论的热烈讨论,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将是一个“慢走”的过程。那么,延迟退休年龄从什么时候开始呢?这位人士表示,人社部养老保险司负责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全面工作,包括组织调研、制定方案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全面负责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延迟退休对养老金的影响;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关注这项改革对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延迟退休年龄正式实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边肖了解到,除下属研究机构外,一些独立的学术机构和外国研究机构也参与了这一改革方案的设计。有媒体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前,人社部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四家机构的课题组,牵头进行包括延迟退休在内的中国养老制度改革顶层设计。这些机构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将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产生重要影响,也将是观察和预测这项改革措施的重要途径。延迟退休年龄从什么时候开始?分群体调查发现,截至目前,很多主流机构的研究成果在以下问题上达成一致:延迟退休应该循序渐进,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比如先延迟女性的退休年龄,然后逐步扩大到各个群体;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之前,首先要规范提前退休的现象。按照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的说法,《决定》公开后可以发现,在官方的意见中,渐进式推迟退休年龄应该分步骤实施。胡晓义表示,延迟退休可以考虑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虽然学术界和政府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延迟退休一直受到舆论的争议。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人民网(76.99,1.47,1.95%)的一项调查显示,超九成网友反对延迟退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3年9月,对25311人进行的一项名为“你对延迟退休的态度如何”的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反对延迟退休,只有3.2%的人支持,2.3%的人持中立态度或未表明态度。有分析指出,那些在职工资高于养老金、即将退休的人,仍然愿意推迟退休年龄;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人主要集中在在职工资低于养老金的人,以及希望在退休后从事兼职、收入翻倍的人。前述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表示
“人社部说延迟退休将于2020年正式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告诉边肖,最终的方案不会对所有人都“一刀切”。政策对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影响,对特殊群体会有适当的安排。延迟退休年龄从什么时候开始?最初的时间表是在1月24日人社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定下的。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延迟退休政策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满足人口预期寿命增长的需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据边肖介绍,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供了一份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政策的研究报告。报告说,2012年,中国劳动力资源总量首次出现绝对下降,比2011年劳动力供给减少345万人。胡晓义在去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一信号表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即将结束。前述报告预测,未来以2020年为节点,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减少。2020年之前,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会相对缓慢,之后会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加速收缩阶段。按年龄分组,2020年,中国将是16-
59岁人口数量预计为9.0亿人,而到2035年左右,16-64岁人口预计仍可保有8.9亿人。这意味着,如果逐步推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到65岁,即将“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上限从目前的59岁提高到64岁,则保有同等规模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时间可延迟15年。 鉴于以上原因,人社部对延迟退休政策推行的时间,以及延迟方案,已有初步的设计:有可能在“十二五”后期出台政策,“十三五”期间作相关准备工作,并在2020年左右开始正式实施,此后采取“小步慢跑、逐步推进”的方式,在2035年左右或更晚一些时间,将男女劳动者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提高到65岁。
延迟退休反对声音大,专家提出“新方案”,哪三类人将会受到影响?
不管什么行业,从业者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选择“退休”,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到来,“延迟退休”的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但是延迟退休就意味着大家要多工作几年,所以一些人对此也提出了异议,于是就有人提出了新的方案,希望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研究生,他们因为受教育的时间比较长,可能很多人在30岁左右才刚刚从学校毕业步入工作岗位,如果在延迟退休,那么他们退休的时间可能要更晚,所以也会比较担心,到时候自己的身体会有些吃不消。延迟退休,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也让一些即将退休的职工的身体负担和精神负担加重。除此之外,老职工延迟退休,新血液就很难注入,岗位活力缺失,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就会愈加严峻。由此可见,延迟退休并非是最佳解决方案,我国还需要对此进行全新的探索。退休新方案提出,“工龄退休”即将代替“延迟退休”。新方案从全新的角度对退休政策作出调整,对整个就业市场有着积极的意义。以教师这个群体为首,他们对新方案的提出纷纷拍手称赞。对于一线老职工来说,长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50多岁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如果咬咬牙,能干到60岁退休就不错了,而延迟到65岁退休,身体恐怕撑不到那个年龄就不行了。更何况,老职工退不下来,年轻人就没办法接替这个岗位,这也影响到年轻人的就业。所以,基层老职工还是希望能早点退休的。尽管基层职工对延迟退休表示反对,但延迟退休政策已经是大势所趋,难以改变。不过,延迟退休不会搞一刀切,会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岗位,会有弹性的退休方案,这样延迟退休政策会更加人性化,部分基层的职工的退休年龄不会改变。总的来说,大学生在毕业后,其实真的有很多就业选择,如果觉得国企,公务员,事业编等这类稳定的工作难找,就要好好完善自己,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增加自身优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时间再往前推,其实学生们报考专业时,就应该有这样的远见了,如果学生不了解,家长有必要替学生多关注一些,知道什么专业更有发展并给学生提出建议,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帮助了。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