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最新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的种植技术(食用菌种植栽培技术培训)

摘要: 食用菌栽培技术 蘑菇是我们最喜欢的食物,也是火锅中不可或缺的食材,所以现在很多网友都在种植食用菌。...

食用菌栽培技术

蘑菇是我们最喜欢的食物,也是火锅中不可或缺的食材,所以现在很多网友都在种植食用菌。但是网友们真的知道怎么种食用菌吗?那就让我们跟随边肖来看看如何种植食用菌吧。食用菌栽培不同于农作物,不使用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撑。食用菌是用堆肥培养的,食用菌要分解堆肥来建造自己。这些培养料多为人类不能直接作为食物食用的木质纤维素农林副产品,如秸秆、锯末、畜禽粪便等。3虽然食用菌种类繁多,但栽培程序基本相同,即准备培养料灭菌或发酵接种产卵(有些食用菌需要覆土)出菇(果穗)采收。一些物种只生产一种作物,而另一些可以生产几种作物。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有哪几种方法?

微生物培养方法有三种,即纯培养、选择性培养和优势培养。1.菌种生产的基本设备。香菇菌种生产的工艺流程:培养料的准备和预处理-容器和工具的清洗-配料、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基本设施车间:原料库原料预处理场地洗涤室:5配料室灭菌室接种室实验室培养室储存室。纯菌株的分离方法主要有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基质菌丝体分离和土壤中菌丝体分离。1.孢子分离法:属于有性生殖。为了避免单孢不育,香菇和平菇的杂合组合必须采用多孢分离方法。单孢子分离法主要用于杂交育种的研究。种菇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标准:必须是纯种,具有本菌株的特征,发育健壮,无病虫害,成熟度适当。蘑菇挑选后,先去除附着在菇体表面的杂物,如蘑菇、草菇等,可用0.1%氯化汞浸泡2-3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洗掉附着在表面的药物,最后用无菌纱布吸干。香菇、平菇可用75%酒精消毒。(2)多孢子分离法全菇播种法钩挂法附着法孢子擦拭法孢子印迹分离法气生孢子捕捉法(3)单孢子分离法一般采用:平板稀释法、连续稀释法、毛细管法等。2.组织分离法(1)子实体分离法(2)菌核分离法(3)菌绳分离法:对于一些子实体和菌核难以找到的真菌,3。基质菌丝体分离法只在特定季节出现,平时不易采摘,或子实体小、薄或呈胶状(1)菇木(或穗木)分离法在食用菌繁殖的繁盛期(2)用替代基质分离法分离之前。选择一批出菇早、产量高、菇体年轻、生命力强、无病虫害的栽培袋。待子实体近成熟时,取出子实体,然后用75%酒精对栽培袋进行消毒,选取栽培料下方1.5cm处的0.3cm小方组织,插入试管培养基中央,恒温培养。3.土壤中菌丝体的分离方法:用于收集生长在土壤中的蘑菇菌丝体。3.种子生产技术:通过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和基质菌丝体分离获得的纯菌丝体,经过原种扩大培养和母种、栽培种生产后,可作为生产食用菌的菌种。1.菌种类型:母种、母种、生产种2。培养基的种类: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3种。母种或引进母种的生产。母种和生产种的生产将母种的菌丝体移植到由粪肥、草、锯末、棉籽壳或麦粒配制的培养基上,产生的菌种称为母种。通过扩大和繁殖亲本菌株而制成的菌株称为栽培菌株或生产菌株。5.培养基的灭菌(1)高压蒸汽灭菌琼脂培养基在压力1.05kg/cm2,温度121下灭菌45-60分钟;亲本和栽培种子的固体培养基在1.2-1.5公斤/平方厘米,123-129下灭菌1-1.5小时。(2)常压蒸汽灭菌。6.接种室的消毒和熏蒸。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2)紫外线消毒。(3)碳酸灭菌。7.接种疫苗。在无菌条件下,将原种或母种转移到严格灭菌的培养基中,这种方法称为接种。8.菌株的培养。菌种保存方法和复壮技术。菌种的保存方法菌种保存的基本手段是利用低温、冷冻、干燥、减少供氧等方法终止其繁殖,降低其代谢强度,使其休眠。

食用菌栽培有哪几种方法?

333

首先你要确定培养哪些食用菌。建议从最简单的一种开始——平菇。这个品种好养,对环境和管理要求没那么严格。等你有了种植经验,再考虑培养珍稀食用菌。下面介绍一下平菇的栽培:一、平菇品种的选择很重要。“没有收获却没有收获”。很多菇农没有搞清楚平菇品种的温度类型,就种了,结果不出菇或者长菌。高温品种:子实体分化温度可达36,最适温度为20 ~ 28。比如夏平高1号,其他:高康48号,江都71号,热康王,夏油1号,高杂1号,P40,亚热1号,夏风962号,福源1号等二。保证菌种质量。质量好的菌株生命力强,播种后菌丝生长旺盛。实践证明,良种比劣种可增产30%以上,且结实力强,留茬次数均匀,很少发生病虫害。三。选址高温平菇的栽培地点可以在阴凉处、大拱棚、半地下菇棚、夏季闲置的菜棚、废弃的房屋等。要求棚上覆盖物必须厚,通风良好,便于排水。

、远离污染源、避风遮雨的地方。 四、菌袋制作及栽培管理 引入优质母种以后,可安排在3月中下旬制作原种,4月下旬至5月初制作栽培种,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进行栽培生产。 原种配方: 棉籽壳87.5%、麸皮10%、尿素0.5%、石膏1%、蔗糖1%,含水量60%。 栽培种配方原则上不采用富氮物质,可选择: 1.棉籽壳96%、过磷酸钙2%、生石灰2%; 2.棉籽壳100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生石灰2公斤、尿素0.3公斤; 3.棉籽壳96%、过磷酸钙1%、草木灰1%、石膏1%、尿素0.3%; 采取熟料制袋,料水比均为1∶1.5。将原料充分混合拌匀后,装入22厘米×45厘米×0.02厘米的聚乙烯筒料内打眼后灭菌,待料堆中心温度达100℃时维持 10小时以上。 夏栽平菇除选好优质菌种外,还需加大接种量。室外场地浇洒石灰水和敌百虫杀灭杂菌、害虫。要及时配料和接种,操作中防止杂菌污染。技术要点是控制温度。 栽培袋灭菌结束自然冷却后在接种室内接种,两头接菌法将菌种铺满两头料面。随后把菌袋单层排放在室内地面上发菌,排间距不小于50厘米,袋间距不小于5厘米。当菌丝发满肩膀时,用缝衣针在两端各扎一圈小孔透气。如料温超过35℃,要向地面洒水并通风降温。 当原基出现后,应加强水分管理,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95%(喷水降温增湿不要将水直接喷到菇蕾上),还要适当加大通风量。当小菇长成时,可直接喷雾水,并控制好温度,最好不超过30℃。 五、林间覆土栽培模式 林间覆土栽培:割袋1/2,间距5~8公分,覆土2/3,留袋口塑筒保湿现蕾;也可平覆,全脱袋,间距稍大,多浇水,上覆2~3厘米粒状稍细土,盖膜保湿,待菌丝长满。也可覆盖一层麦秆,保湿,透气,且长出的蘑菇较为干净。遮荫效果不理想时可搭起遮阳网或草帘。林间栽培宜用高密度南北向林地,少见光、利通风,行距在2.5~3米树地最好。 六、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有黄色水珠及原基出现,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即可码堆出菇。菌墙最多码三层,袋与袋之间不能紧靠在一起,应预留3~5厘米的空隙散热,层与层之间可用小竹竿隔开。 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所以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喷水可每天3~5次,以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可安装微喷系统,使用方便并且效果很好。 七、采收 当平菇菌盖展开5厘米大小时即可采收。采完一潮菇,即清理料面一次,停水两天,再喷1次重水催蕾出菇,可收4~5潮菇。高温平菇从播种到出菇,时间较快,正常管理,约20几天就可出菇,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00%~130%。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 1.黄(褐)斑病 症状。幼菇的菇盖或小菇的菇盖凹处出现淡黄色斑块,幼菇菇体发粘,停止生长而死亡。小菇的菇体生长缓慢、失去弹性,稍触碰就会折碎,菇体发粘萎缩,散发腐臭味,病情蔓延很快,导致栽培料面发粘而停止出菇。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