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李嘉诚教你一个月理财,不会理财的人如何理财(5万元最佳存款法)

摘要: 忘记之前是在微信还是qq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大体内容是李嘉诚说的怎么分配两千块的工资,还有没有人记得 假...

忘记之前是在微信还是qq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大体内容是李嘉诚说的怎么分配两千块的工资,还有没有人记得

假设你月收入只有2000元,也能过得很好。我会帮你把钱分成五份。第一名600元,第二名400元,第三名300元,第四名200元,第五名500元。第一个是用于生活费。这么少的生活费,一天只能分到十几块钱。早餐一份水煮肉丝,一个鸡蛋,一杯豆浆。中餐,小吃,水果。晚饭开个小炉子,煮点米饭,加两个菜,睡前喝杯牛奶。这种菜一月大概500-600。然而,如果你还年轻,暂时没有太多的健康问题,这种饮食将确保你在几年内不会有任何健康问题。第二个是为了交朋友,拓展人脉。这已经足够了。你可以用完你的话费,100元。一个月可以请两次客,每次150元。请谁?记住,请去问比你更有想法的人,比你更富有的人,你需要感激的人。每个月,坚持请客。一年后,你的朋友圈应该已经为你产生了价值。你的威望,影响力,附加值都在提升,形象好,大方。第三个是学习用的。每个月50元-100元可以买书。如果钱不多,就要认真看书,学会学后用的精神。每读完一本书,把它变成你自己的语言,讲给别人听。与人分享可以提高你的可信度和亲和力。另外,这200块钱省下来,每个月参加一次培训。永不停止。当你的收入更高或者有额外的储蓄时,你会参加更高级的培训。通过参加好的培训,不仅可以免费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可以学到平时难以领悟的道理。第四部分,对于旅行,奖励自己每年至少旅行一次。生命的成长来自不断的经历。参加那种自由行,住青年旅社。其实地球并不大。你每年都出去。几年后,你可以把红旗放在地图上。很多美好的回忆成为生活的动力,你有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去工作。第五,用于投资。先存起来,也可以作为进货的资本。小企业非常安全。你去批发一些产品去卖,反正也不会亏多少。赚了钱,就赚了自信和勇气,也赚了做事的经验。如果赚的钱多了,就可以开始购买长期投资计划,这样可以提前获得一份长期保障,保证自己和家人以后无论发生什么,都有充足的资金照顾,生活质量不会下降。好吧,如果第二年你还在赚2000块,那是你的错。不长进,活着就够丢人的了。看看什么牌子的豆腐比较硬。买一些,用头撞。月薪3000元以下的,必须兼职赚钱。他们应该不穷,还很有个性。他们是挑剔者。这个不愿意做,那个不感兴趣。收入不高,所以一定要很勤奋,尽量找销售、销售等相关的工作。这是一份非常好的兼职。你不仅可以认识很多有价值的人,还可以锻炼你的信息搜集能力和营销技巧。啊,衣服,鞋子,今年你得尽量少买。最好全部通过自己兼职赚的钱来买。作为奖励自己的一种方式。当你赚到额外的钱时,记得给爱人买份礼物,感谢他/她对你理财计划的支持。坦白的告诉他/她你为什么这么勤奋,告诉他/她你的梦想和努力的方向。到处都有需要帮助的商人。帮助他们做一些兼职,磨练他们的意志,口才和工作能力。加上你的理财技能,第二年你的收入至少会增加到5000元。最低要3000元,不然你的收入跟不上通货膨胀。无论你的收入是多少,记得把它分成五份。增加对身体的投入,让身体永远有用,增加对社交的投入,扩大人脉,增加对学习的投入,增强自信心,增加对旅游的投入,扩大知识面和阅历,增加对未来的投入,增加收入。保持这种平衡,渐渐地你就会开始有大量的盈余。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人生规划。你的健康会越来越好,你会得到更多的营养和照顾。朋友会越来越多,会储存很多有价值的人脉。同时你也有资格参加那些非常高端的培训,让你的翅膀丰满,思维开阔,格局宽广,人格和谐。并且可以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买自己需要的房子和车子,为未来的孩子准备充足的教育基金。人生可以设计,人生可以规划,幸福可以准备。你现在可以开始了。穷的时候,少在家呆着,多在外面呆着。有钱的时候,多在家呆着,少在外面呆着。这就是生活的艺术。穷的时候,要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有钱了就要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很多人都做过倒立。穷的时候,不要计较,善待他人。当你富有的时候,要学会让别人善待自己。对自己好一点。穷人应该贡献自己,尽可能让别人利用。傅,自己保管好,注意不要让别人随便用。很少有人能理解这些美好的生活方式。穷的时候,花钱给别人看。有钱了就花钱享乐。穷的时候要大方,富的时候不要炫耀。生活恢复了简单和平静。年轻不是缺点,贫穷不需要恐惧。培养自己,知道什么是贵重物品,什么是投资,什么是储蓄,才是整个过程的关键。不要乱买衣服,少买,但是可以买一些很有品味的。少在外面吃饭,想请客就请客,邀请一个比自己更有梦想,更有想法,更努力的人。一旦生活所需的钱足够了,最大的开销就是用你的收入去完成你的梦想,张开翅膀大胆梦想,让人生经历不一样的旅程。

忘记之前是在微信还是qq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大体内容是李嘉诚说的怎么分配两千块的工资,还有没有人记得

年轻人应该如何理财?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正处于挥汗如雨的阶段。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财富的渴望,渴望有钱有闲。然而,年轻人经常

投资新手,投资经验尚处于磨练阶段,面对理财既大胆憧憬又如履薄冰。其实,对于刚刚起步的年轻人,要实现理财目标并不难,只需有步骤、理性地循序渐进便可。强制储蓄:不管刚刚参加工作工资有多少,首先必须对自己的开销做一个比较好的计划,在能满足自己日常生活需求的前提下,一定要强制储蓄下一定的工资以备理财之用。理财肯定是用钱去理,没钱还理什么呢?开始保守尝:首先在我们开始尝试前,其实也可以用我们每个月的工资去买一些低风险的货币基金来获取收益。而且互联网金融这么热其实各种宝也不亏为一种好的选择。但是这些产品虽然风险小,但是很难满足我们对收益的需求。所以在积累到一定的现金后,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理财账户做一个重新的配置。(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习)账户配置:应急现金(1%)你应该要留一部分资金来为日常生活所用。市场总是上上下下,这就是市场的本质。你肯定不希望有一天市场下跌时你还需要卖出一部分股票只为了要满足生活需要。保本定期储蓄(9%)也可以用流动性安全性很强的货币基金余额宝等代替。P2P理财(55%)其实P2P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国家监管以来,基本已经杜绝了不良平台的发生,现在的平台基本都是安全合理可靠的,比如兔子金服,资产端全部对接银行产品,收益也达到了9%,市面上选择的人还是挺多的。短线交易投资(30%)好的交易策略可以大大增加你的投资回报。短线交易股票和期权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也会获得更高的回报。一项优质的交易策略不仅能帮你找出高胜算的交易,并且可以帮你管理风险,降低损失。投机炒作(5%)这是一些能让你的资产翻倍的投资。买入正确的小盘股可以为你带来10倍甚至20倍的投资回报。买入对的初级矿产企业有时能为你带来50倍的投资收益。这些投资机遇可以产生巨大的回报收益,但也可以让你亏的一分不剩。这就是投机。投资固然没什么错,但请不要与投资的概念混淆。投机只要用非常小的一部分资金就够了,你能输的起的一小部分。

年轻人应该如何理财?

怎么样的理财才算正确?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个人认为还是有一个好的理财习惯容易有钱,暴富是不现实的,暴富之后也会隐藏着一些不法之事或者要承担极大的风险,所以,我只就咱们老百姓怎么能有钱谈谈看法。俗话说:你不理才,才不理你,但回答这位朋友之前,我首先想要明确的是,理财不是教你赚钱,而是叫你合理的花钱,是教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情况支配自己的收入,这点请一定搞清楚,并非你有这种习惯以后就会发大财,而是保证你一直以来的生活质量。好了,下面来说说您的问题,作为咱们老百姓,经常看着自己手上不多的工资犯愁,从支出上说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1:每月的生活开销,包括食物,房租,水电煤气等开销 2:礼尚往来的人情钱 3:服装,电器以及一些不可预知的开销 4:给老人的家用 从收入上说,经常会看着别人几年前买了几套房子,如今房价暴涨,或者买了股票获利丰厚感慨自己又没贪上好时候,错过了赚钱的机会。在面对一些开销的时候,也经常会觉得不想花钱,但算算也没什么可以省掉的花销。 我想说的是,无论炒房,炒股,都不是对普通家庭最合理的理财方式。 首先,我们应该养成一个好的理财习惯,我基本上同意楼上把钱分份儿的做法。 生活开销所用到的钱是无论如何没办法省的。索性我们给个人理财做一个概括,做一个理论上的阐述,先了解个人理财的范围都包括什么。 个人理财的范围包括: (一)赚钱--收入 一生的收入包含运用个人资源所产生的工作收入,及运用金钱资源所产生的理财收入;工作收入是以人赚钱,理财收入是以钱赚钱,由此可知理财的范围比赚钱与投资都还要广。包含: ① 工作收入:包括薪资、佣金、工作奖金、自营事业所得等。 ② 理财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房租收入、股利、资本利得等。 (二)用钱--支出 一生的支出包括个人及家庭由出生至终老的生活支出,及因投资与信贷运用所产生的理财支出。有人就有支出,有家就有负担,赚钱的主要目的是要支应个人及家庭的开销。包含: 生活支出:包括衣食住行育乐医疗等家庭开销。 理财支出:包括贷款利息支出、保障型保险保费支出、投资手续费用支出等。 (三)存钱--资产 当期的收入超过支出时会有储蓄产生,而每期累积下来的储蓄就是资产,也就是可以帮你钱滚钱,产生投资收益的本金。年老时当人的资源无法继续工作产生收入时,就要靠钱的资源产生理财收入或变现资产来支应晚年所需。 包含: ① 紧急预备金:保有一笔现金以备失业或不时之需。 ② 投资:可用来滋生理财收入的投资工具组合。 ③ 置产:购置自用房屋、自用车等提供使用价值的资产。 (四)借钱--负债 当现金收入无法支应现金支出时就要借钱。借钱的原因可能是暂时性的入不敷出、购置可长期使用的房地产或汽车家电,以及拿来扩充信用的投资。借钱没有马上偿还会累积成负债要根据负债余额支付利息、因此在贷款还清前,每期的支出除了生活消费外,还有财务上的本金利息摊还支出。 包含: ①消费负债:如信用卡循环信用、现金卡余额、分期付款等。 ②投资负债:如融资融券保证金、发挥财务杠杆的借钱投资。 ③自用资产负债:如购置自用资产所需房屋贷款与汽车贷款。 (五)省钱--节税 在现代社会中,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用来支应支出,有所得要缴所得税、出售财产要缴财产税、财产移转要缴赠与税或遗产税,因此在现金流量规划中如何合法节省所得税,在财产移转规划中如何合法节省赠与税或遗产税,也成为理财中重要的一环,对高收入的个人更成为理财首要考虑。 包括: ① 所得税节税规划 ② 财产税节税规划 ③ 财产移转节税规划(该项目前境外较多采用) (六)护钱--保险与信托 护钱的重点在风险管理,在指预先做保险或信托安排,使人力资源或已有财产得到保护,或当发生损失时可以获得理财来弥补损失。保险的功能为当发生事故使家庭现金收入无法支应当时或以后的支出时,仍能有一笔金钱或收益可弥补缺口,降低人生旅程中意料外收支失衡时产生的冲击。为得到弥补人或物损失的寿险与产险保障,必须支付一定比率的保费,一旦保险事故发生时,理赔金所产生的理财收入可取代中断的工作收入,来应付家庭或遗族的生活支出,或以理赔金偿还负债来降低理财利息支出。此外,信托安排可以将信托财产独立于其他私有财产之外,不受债权人的追索,有保护已有财产免于流失的功能。 包括: ① 人寿保险:寿险、医疗险、意外险、失能险。 ② 产物保险:火险、责任险。 ③ 信托 看完了分类,结合我多年的经验,概括了如下几点理财方式,只做探讨。 1:既然想要理财,就一定要理才成为习惯,坚持,积累和敏感是理财的精髓 2:把收入分为四份,(以收入2000元,现有存款5000元为例) 分别为: 一:固定支出(包括生存生活资料消费,老人家用,以及话费,房贷,车贷等支出)预算扣去1000元 二:不可预知支出 感情消费:同事之间家里有个红白喜事,同学聚会等,预算扣去300元 电器消费:大到电视,电脑,小到手机,MP3播放器,难免有个坏了或者过时了的情况每月存200元“基金” 三:活期储蓄(剩余400+感情消费结余+电器消费结余) 四:小金库50~100(每月必存,不可擅用),最好有个固定的款额,便于管理 一二项为支出,三四项为收入。这样,一个月,攒个500应该没有大问题。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可以动用活期储蓄里的存款,但第四项不可轻易动用 再说说消费观念。 善于选择实用性强的产品,不要轻易相信商场所谓的打折促销。以免贪小失大。 善于选择经久耐用的名牌产品,第一提高了你的生活质量,第二,过硬的质量让你会少付出很多使用之后的维修维护保养甚至更换的费用。 善于选择必需品,不要轻易购买奢侈品 善于选择现在就能为生活提供服务的商品,而不是买了没处用,譬如还没有孩子,就先把婴儿床卖买了,我们要相信家里的东西要添是永远要添不完的,也要相信你有时刻把握时尚的眼光,你今天为明天购买的消费品等你真正需要的时候一般都会看不上了。 善于延长自己所拥有物品的使用寿命,比如手机,说白了实用就好,对过多的功能的追逐是得不偿失的。 善于利用过时商品或者说更新后的旧物创造新的价值。如,把不用的家具商品卖掉,把旧家具翻新等。 善于计算修理坏旧商品或更新他的价值。 善于发现并保护好家里能够升值的财产,如:古董,纪念钱币,邮票等 善于节约。 最后举些网上很俗的例子,是几个故事: 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5年前,他们都花掉了这30万元。 甲去通州购买了一套房。 乙去买了一辆"奥迪"。 5年后的今天: 甲的房子,市值60万元。 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 两人目前的资产,明显有了很大差异,但他们的收入都一样,而且同样学历、基本具备同样的社会经验,为何大家财富不一样? 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在了房子里,以后还是都归自己。 乙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是花出去的,给了别人,二手车用过10年后,几乎一分不值。车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已翻了好几番。 再看第二个例子: 有一天,我的秘书向我提出一个问题:陈老师,我觉得客户甲有点怪。她说:客户甲去买一张演唱会的票,300元他嫌贵,犹豫很久,始终没买,但客户甲其实并不缺钱。但有一次,有一个著名企业总裁出版了一套"教导管理"光盘,6张光盘卖到天价1500元,客户甲却毫不犹豫将它买下来。为何¥300演唱票,客户甲嫌贵,却去买¥1500的几张光盘呢? 解答如下:客户甲是将学的经济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里,客户甲每花费钱的时候,会先想这花钱是"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买光盘,这1500元是"投资"行为,它其实没有花出去,它增长了客户甲的知识,让客户甲更有智慧,在未来的日子,客户甲用新学的智慧,会赚回1500元的好几倍,钱始终还在客户甲的口袋。但购买演唱会的票,是"消费"行为,是给了别人,再也拿不回来了。 希望我费尽口舌的解答能够让您满意,希望您理财成功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